嗜铬细胞瘤的心血管系统表现
嗜铬细胞瘤源自嗜铬细胞,这些细胞在胚胎期与身体的交感神经节息息相关。随着肥猪的成长,大部分嗜铬细胞会逐渐退化,剩余的部分则形成了肾上腺髓质。绝大部分嗜铬细胞瘤发生在肾上腺髓质。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也可能发生在从颈动脉体到盆腔的任何部位,主要出现在脊柱旁的交感神经节,特别是纵隔后,以及主动脉旁器(Zuckerkandl organ)。
这一病症在心血管系统方面有着显著的表现。对于阵发性高血压型的患者,平时血压正常,但发作时血压会急剧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明显上升,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为主的舒张压升高得更加明显。患者会感到剧烈头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动过速,还可能出现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焦虑和恐惧感、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发作原因是由于儿茶酚胺间歇性进入血循环所致。诱发因素多种多样,包括体位突然改变、吸烟、大量食糖、排尿排便、创伤、灌肠、扪压肿瘤、咳嗽、情绪激动等。
除了阵发性高血压型,还有持续性高血压型和低血压、休克型。持续性高血压型约占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三分之二,血压波动较小,但患者往往无法察觉,其他症状也相对较轻。低血压和休克在嗜铬细胞瘤中虽然较为少见,但也可能出现,甚至可能出现高血压和低血压交替出现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患者还可能出现急性腹痛、心前区痛、高热等症状,容易被误诊为急腹症、急性心肌梗死或感染性休克。
在心脏方面,嗜铬细胞瘤也可能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部分患者的心肌可能发生退行性变、坏死或炎性改变。这一病症对心血管系统的严重影响,使得早期诊断和治疗变得尤为重要。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复杂的病症,其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表现多种多样,包括阵发性高血压、持续性高血压、低血压和休克以及心脏表现等。对这一病症的深入理解和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