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食道癌疼痛给药的五原则
食管癌患者的疼痛源头与特点
食管癌患者的疼痛,其源头多元且复杂。癌症细胞对食管壁的侵蚀、深层溃疡的形成,都会直接引发痛感。若肿瘤波及食管周围,引发炎症,乃至涉及纵隔及其他邻近器官,疼痛便会随之扩散。一旦肿瘤发生转移,相关组织器官亦将遭受影响,疼痛加剧。
除此之外,因诊断检查、抗癌治疗等过程,也可能引发或加剧疼痛。手术切口的恢复、肋间神经的损伤、放化疗的副作用等,都是治疗过程中的常见疼痛原因。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等,也会对疼痛感受产生影响。
在疼痛部位方面,食管癌患者的早期疼痛多发生在吞咽时,胸骨后痛感明显。随着病情发展,高位食管癌患者颈部可能出现疼痛,而低位食管癌则多在剑突下或上腹部显现痛感。到了晚期,患者的前胸、背部及肩胛部,可能会感到沉重、钝痛。
针对食管癌患者的疼痛,评定等级后,遵循癌痛治疗的五大原则进行药物治疗。以下为五大原则的具体介绍:
一、口服给药为主:这种方式简便、无创,便于患者长期用药,适用于大多数疼痛患者。
二、按时给药:重要的是遵循“按时”原则,而非仅在疼痛时给药。
三、遵循三阶梯给药原则: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对应给予不同层次的药物。轻度疼痛可采用非类药物;中度疼痛需结合弱类药物;重度疼痛则使用类药物。
四、个体化用药:用药剂量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确定,以无痛为最终目标,不应过于限制药量而导致用药不足。结合镇痛药与辅助药物,提高止痛效果,减少药物剂量。辅助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及羟嗪类抗组胺药等。
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处理药物的副作用,评定药物疗效,并适时调整药物剂量。还需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止痛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
通过深入理解患者的疼痛源头和特点,遵循科学的药物治疗原则,有助于更有效地缓解食管癌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