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症状和胃炎很像 筛查胃癌要做胃镜检查吗
在我国,胃癌依然是一个严峻的健康挑战,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许多患者往往难以察觉,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那么,胃癌的早期征兆有哪些?哪些疾病可能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又该如何预防胃癌的发生呢?针对这些疑问,我们特邀南医大肿瘤中心的李黎波教授进行深入解答,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共同守护健康。
访谈伊始,主持人问及早期的胃癌是否和胃炎、胃溃疡等症状相似。李教授指出,确实如此,它们的症状极易混淆。需要通过胃镜检查和活检来确诊。早期的胃癌可能并无明显症状,一旦与胃炎、胃溃疡等症状相结合,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检查,实现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
接着,主持人询问早期的胃癌一般有哪些症状。李教授强调,早期胃癌可能毫无症状,因为癌组织主要侵犯黏膜层或黏膜下。但如果与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关联,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腹胀、隐痛、反酸等症状。平时应注意胃部健康,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谈及胃癌的癌前病变,李教授提到,很多胃病都有可能成为胃癌的癌前病变,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恶性贫血、肠上皮化生以及不典型增生等 also need attention。
主持人询问哪些食物可能诱发胃癌。李教授表示,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某种食物直接诱发胃癌。但一些腌制食品中含有的亚硝酸盐较多,可能对胃部造成损伤。潮汕地区喜爱的热粥、功夫茶等也可能对胃产生不良影响。建议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关于胃癌是否有遗传性,李教授表示,虽然有人说胃癌有遗传性,但实际上可能是相同的生活习惯导致的。一个家族中如果有人喜欢吃某类食物,这种生活习惯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而非真正的基因遗传。
主持人还问及情绪低落是否会引发胃癌。李教授表示,根据目前的肿瘤学研究,性格内向或容易生气的人情绪不易发泄,长期压抑可能导致健康问题,但这与胃癌之间的直接关系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主持人询问体检时发现幽门螺杆菌是否需要根治。李教授指出,幽门螺杆菌在中国感染率较高,但并非所有感染都会引发问题。有的感染后可能无症状,有的则可能引发溃疡、炎症等症状。
通过这次访谈,我们了解到胃癌的严重性及其早期预防的重要性。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胃癌的威胁。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筛查的话题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我们生活中是一个常被提及的健康隐患。对待这一健康威胁,我们的态度应因人而异。有症状的朋友,应抓紧时间进行检查和治疗,不容小觑。而对于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人群,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避免过快进食等,往往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无需额外用药。
近期一则关于“全球首例胃癌疫苗即将获批上市”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李黎波教授对此进行了解读。他指出,这款疫苗更准确的称呼应是幽门螺杆菌疫苗,而非胃癌疫苗。尽管疫苗的研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但我们不应盲目乐观。关于中国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数,报道中提到的7亿数字可能有所夸张。真正发病的人数可能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关于疫苗的效果,我们需要等待临床验证的结果。
对于新上市的疫苗,李教授表示,在进一步的临床验证之前,他无法确定推荐给患者的最佳时机。这需要更多的实际数据来支撑。
胃癌的确诊手段多样,但最确切的仍是胃镜检查。通过胃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局部情况,达到确诊的目的。上腹部的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都是重要的辅助手段。这些检查方法结合使用,基本上可以全面筛查胃癌。
关于检查费用,普通胃镜大约200元,无痛胃镜稍贵,需要五六百元。CT和磁共振的费用大约在1000元左右。血液检测的费用大约在300至500元之间。幸运的是,胃镜和影像学检查都在医保范围内。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有症状,应尽快进行胃镜检查。作为普查,每隔两三年做一次胃镜检查是有意义的。在美国,60岁以上的老人被建议进行胃镜检查,而在中国,这方面的普及还有待提高。
哪些人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呢?李教授指出,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的人,以及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如喜食腌制食品、过度食用红肉等,都属于高危人群。
对于高危人群来说,每次检查并不一定需要CT和胃镜。根据个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针对性的检查。重要的是,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部相关体检,以便及早发现潜在的问题。
面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的威胁,我们应保持警惕,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筛查手段。在面对新疫苗时,我们应保持理性,等待更多的临床数据来为我们提供决策的依据。李黎波教授强调,对于高危人群来说,预防胃癌的关键在于重视前期疾病的治疗和观察。对于那些已经被确诊为溃疡的患者,通过胃镜检查的复查过程尤为重要。这个过程不仅能够确认溃疡是否已经治愈,症状是否改善,更是预防肿瘤发生的关键步骤。
作为特邀专家,李黎波教授是南医大肿瘤中心的消化肿瘤内科及肿瘤光动力治疗中心的主任,主任医师。他擅长肿瘤荧光诊断与光动力治疗,尤其在食管癌、结直肠癌、皮肤癌和鼻咽癌的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
李教授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光动力治疗专家委员会担任主任委员,同时也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他还担任《肿瘤防治研究》、《Photodiagnosis & Photodynamic Therapy》和《中华肿瘤防治》等杂志的编委。他的学术成果丰硕,主持完成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计划基金项目3项,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临床肿瘤光动力治疗专用网站,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了30余篇文章,其中包括8篇SCI文章。他还著有《肿瘤内科医师查房手册》(主编)和《肿瘤生物治疗学》(副主编)。
李教授不仅是学术界的佼佼者,还积极参与国际会议,2008年至2015年间,他多次参加国际光动力治疗大会和欧洲国际光动力治疗论坛,并在大会上发言。
本文由原创,内容合作请联系邮箱:。,违者必究。文章来源:360肿瘤医院。
作为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李黎波教授的建议对于预防胃癌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他强调的前期疾病治疗和观察的重要性,以及对于高危人群的特殊关注,都是预防胃癌的关键所在。他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希望和信心。他的学术成果和积极参与国际会议的精神也展现了他作为医学专家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