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于癌症 古人对于癌症的看法
生活百科 2025-08-24 18:21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古人对于癌症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虽然当时没有现代医学的精准定义,但通过观察病症特征和病理变化,形成了独特的认知体系。以下是综合古代文献和医学记载的要点分析:
一、对癌症的命名与形态描述
1. "癌"字的起源:宋代《卫济宝书》首次使用"癌"字作为病名,其繁体字形(病字头下三个"口"加"山")象征肿块如岩石般坚硬。南宋医家杨士瀛在《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中描述为"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垒垂,毒根深藏",与现代医学的肿瘤形态高度吻合。
2. 早期统称"瘤":甲骨文中已有"瘤"字记载,《黄帝内经》将肿瘤类疾病分为石瘕、积聚等十种类型,唐代孙思邈进一步细分为瘿瘤、脂瘤等七类。
二、病因与病理理解
古人认为癌症是体内"毒根深藏"所致,与气血瘀滞、痰湿积聚相关。宋代《圣济总录》解释"瘤者,留滞不去也",强调病理产物滞留体内的特性。中医还将癌症与五行失调相联系,认为脏腑功能失衡会导致局部组织"如岩石般硬化"。
三、治疗手段
1. 中药疗法:使用蝎子、蜈蚣等动物药"以毒攻毒",需去除头足降低毒性;西黄丸(含牛黄、麝香等)通过活血化瘀治疗肿块。
2. 外治方法:包括华佗记载的手术切除、针灸调节气血以激发抗病能力,以及拔罐排毒等。
3. 整体调理:注重情绪调节(通过问诊判断情志影响)和机体自愈力培养,如《临证指南医案》记载的针灸抗癌案例。
古人虽未掌握癌细胞机制,但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形成了系统认知,其治疗思路至今仍影响中医肿瘤学。
上一篇:癌症什么时候用靶向药
下一篇:癌症雾化治疗是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