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身消耗与代谢异常
极度消瘦(恶液质):癌细胞大量消耗营养,导致肌肉和脂肪严重流失,患者呈现"皮包骨"状态,即使增加营养摄入仍无法阻止体重下降。
持续疲劳:休息无法缓解的虚弱感,常伴随气血两虚、脏腑功能衰退,严重时需卧床。
2. 疼痛与神经系统症状
剧烈癌痛:多为肿瘤压迫神经或骨转移引起,表现为样、蚂蚁啃食般的持续性疼痛,止痛药效果有限。
意识障碍:可能出现嗜睡、昏迷或胡言乱语,与脑转移或全身代谢紊乱相关。
3. 呼吸与循环系统衰竭
呼吸困难:肺功能衰竭导致呼吸急促、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吸氧仍无法缓解。
末梢循环障碍:四肢冰凉、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提示外周循环衰竭。
4. 器官特异性表现
消化系统:肠梗阻、腹胀(消化道肿瘤)或肝区胀痛(肝转移)。
泌尿系统:尿量减少、肾功能衰竭。
感染与发热:免疫系统崩溃易引发重症肺炎、败血症等。
5. 终末期标志性变化
二便失禁:大小便控制能力丧失。
汗出如油:阳气衰败时出现黏腻冷汗。
临终呼吸:潮式呼吸(呼吸深浅交替)预示生命仅剩24-48小时。
需注意,不同癌症类型的终末表现存在差异,如肺癌以呼吸衰竭为主,而肠癌可能更早出现恶液质和肠梗阻。此时治疗以减轻痛苦为主,如镇痛、营养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