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力劝同学们本科起点很重要!
张雪峰视角下的第一学历重要性解读
张雪峰在多次公开场合中着重强调了本科起点作为第一学历的关键地位,其观点深入且独到,涵盖了以下几个核心维度:
一、就业市场中的“第一学历歧视链”
在当代社会的求职过程中,第一学历仿佛形成了一条隐形的“歧视链”。
1. 求职门槛的隐形标准:诸多企业在招聘时,尤其是头部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毕业于985/211的毕业生。即使你通过考研努力进入名校,本科时期的背景仍可能在简历筛选阶段成为你的绊脚石。
2. 职业发展的长尾效应:第一学历对于职场晋升之路的影响深远。不少企业在考虑提拔管理层人选时,会追溯其本科院校背景,认为这代表了一个人的基础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学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
张雪峰指出,学历和能力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
1. 学历是能力的“初始认证”:在求职过程中,学历往往成为企业快速筛选候选人的依据。没有高起点的学历,可能连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都难以获得。
2. 名校资源的“马太效应”:985/211等名校不仅拥有优质的师资,更有着丰富的校企合作项目和强大的校友网络,这些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专业视野和实践机会,与普通院校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现实案例的残酷性
一些真实的案例更是残酷地展示了第一学历的重要性。
985硕士的困境:一些拥有双非本科背景的985硕士在春招中屡屡碰壁,而本科985的竞争者却轻松获得录用。
企业招聘逻辑的转变:华为、三大运营商等知名企业在校招中明确设置门槛,要求本科必须来自双一流院校,硕士学历亦无法弥补这一缺陷。
四、张雪峰的建议策略
面对这样的现实,张雪峰给出了以下建议:
1. 分数匹配原则: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若分数允许,应优先选择985/211院校的普通专业,而非双非院校的热门专业。对于分数在一本线附近的考生,可以考虑选择行业特色强的院校,如西邮的通信工程,以专业优势来弥补院校差距。
2. 补救路径规划:对于双非本科生,考研是一个提升竞争力的途径,但需要认识到“第一学历歧视”的客观存在,并提前积累实习、竞赛等差异化竞争力。专科生更应通过专升本或自考等途径提升学历,避免因为学历门槛而丧失职业机会。
张雪峰的观点并非否定个人努力,而是揭示了当前教育体系与就业市场的现实规则。在这个时代,第一学历如同职业生涯的“原始股”,决定了个体在资源分配中的初始位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便需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长远规划,最大限度地利用分数选择最优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