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颌骨骨髓炎临床表现!
中央性颌骨炎,是一场由内向外的病变过程。首先影响的是髓腔,然后逐步向外扩展,涉及密质骨骨膜。这一切往往源于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恶化。炎多发生于下颌部位,一旦进入急性期,患者的身体状况会急剧变化。体温上升、食欲减退、便秘等全身症状会相继出现,同时伴随着白细胞计数的显著升高。患者会感受到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不仅局限于病变区域,还可能扩散到头面部。
病变区域的牙龈出现红肿、压痛,与之相关的牙齿也会受到影响,出现松动,甚至会有脓液溢出。随着炎症的加剧,它还会波及相邻的组织间隙。比如下颌骨炎症可能扩散到咬肌间隙和翼下颌间隙。而上颌骨炎症则可能波及眶下、眶周及颊部。尤其是下颌骨病例,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困难,以及下唇麻木。
虽然上颌骨中央性炎相对少见,但它同样具有破坏性。当炎症波及整个上颌骨体时,可能会伴随化脓性上颌窦炎。这时,鼻腔与口腔龈袋会有脓液溢出。颌骨炎通常在发病两周后转为慢性期。在这个阶段,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疼痛减轻直至消失。但在颌骨表面及口腔内,会形成多个瘘孔,长期排脓,有时甚至会排出小死骨片。这些瘘孔内的炎性肉芽组织非常敏感,一触即出血。
从口腔粘膜瘘孔排出的脓液,不断进入消化道,可能会引起一系列胃肠道症状。如炎慢性期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长期不愈,导致机体出现慢性消耗和中毒症状。边缘性炎则多发生在下颌骨,常常由下颌智齿冠周炎波及咬肌间隙而引发。其临床特点与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感染的表现相似。在炎症初期如能得到正确而积极的治疗,间隙感染与急性边缘性炎有可能同时痊愈。但当炎症转为慢性期,症状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可能反复发作。
每一例颌骨炎都是一场与病魔的较量。患者需保持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相信在医学的助力下,最终能够战胜这场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