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变这样竟是肺癌表现 肺癌防治贵在早发现
肺癌的早期征兆与防治策略
在众多癌症中,肺癌以其高发病率引人关注。肺癌的症状多样,并非只有咳嗽。那么,我们如何通过身体的一些微妙变化来识别肺癌的潜在风险呢?
一位老年患者的手指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特征:手指末节呈现粗大钝圆,就像敲鼓用的“鼓槌”。除了这一外观上的改变,患者并未感到其他不适。当症状显现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这种“鼓槌状手指”在医学上被称为“杵状指”,是肺癌、支气管扩张症等疾病的一种表现。
大约2-9%的肺癌患者会出现杵状指。在肺癌治疗过程中,杵状指的变化与治疗效果息息相关:治疗有效时,杵状指会逐渐恢复正常;而病情复发时,则会再次增大。虽然部分杵状指会伴随疼痛感,但也有许多是无痛性的。对于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出现杵状指时应提高警惕。
那么,为什么肺癌患者会出现杵状指呢?尽管目前有多种解释,但尚未形成定论。有一种说法是,当肺部肿瘤产生时,巨核细胞在肺血管内的转化受到阻碍,聚集在末梢循环中释放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会刺激手指末节组织增生。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如感染、机械刺激、内分泌等也可能导致杵状指。
除了杵状指,关节痛、腰腿痛等症状可能是晚期肺癌骨转移的表现。骨转移是肺癌晚期的常见并发症,疼痛是首发症状。
防治肺癌,早期检查是关键。普通的肺部X光片很难发现1厘米以下的早期肺癌。而CT检查则能更好地发现早期肺癌迹象。专家建议,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有吸烟史、有癌症家族史的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应进行一次低剂量的肺部CT检查。
在CT检查中,如果发现肺部出现“毛玻璃”样影像,这可能是早期肺癌的信号。从“毛玻璃”发展到真正的早期肺癌需要一段时间,是否需要手术切除需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了解肺癌的这些早期征兆,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并治疗肺癌。防治肺癌,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做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