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细菌或可引发大肠癌 提醒七类人早防大肠癌
探索新知:具核梭杆菌大肠癌的潜在元凶
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口腔中的常见细菌具核梭杆菌可能是引发大肠癌的幕后黑手。这项研究成果不仅为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大肠癌提供了新的视角,更强调了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具核梭杆菌是牙周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它在口腔乃至全身感染性疾病中的检出率极高。此前的研究已经在大肠癌患者的相关组织中发现大量具核梭杆菌的存在,但两者之间的直接关联尚不清楚。
美国研究小组的最新成果证实了具核梭杆菌确实是大肠癌的病原菌。它通过名为FadA的黏附因子侵入人类大肠癌细胞,进一步激活肿瘤生长基因,刺激这些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并促进肿瘤的形成。
这一发现对于特定人群的警示作用尤为突出。以下七类人应特别警惕大肠癌的风险:45岁以上人群、有痔疮和长期便血的人群、直系亲属中有结直肠癌病史者、长期慢性腹泻超过3个月者、经常便秘、排出黑血便和黏液便者、患有慢性阑尾炎、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的人群、以及长期精神抑郁、近3个月体重明显下降的人群。
为了预防大肠癌,从饮食上进行调整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营养原则:食物多样化,粗细搭配,以营养丰富的植物性食物为主,多吃淀粉类食物和富含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同时限制甜食及纯糖饮料的摄入。
每天应摄入约700克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优先选择深色蔬菜,它们富含维生素A和C。控制红肉摄入,选择禽肉和鱼肉为主,烹饪时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烧焦食物。尽量避免烧烤、油炸、腌制、过烫的食物,少吃加工食品。使用适量的植物油,限制动物脂肪摄入,选择如橄榄油、玉米油、米糠油等。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5克。
常食用具有抗氧化、防癌作用的食物也是一个好选择,如香菇、冬菇、金针菇、海带等。加强体育锻炼,维持适宜体重也是预防大肠癌的重要手段。
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对身体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规律运动,都是维护身体健康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