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疗前列腺癌的方法有哪些
手术与外放疗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它们也伴随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如阳痿等,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外放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对于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和不适于手术的老龄患者,它是首选的治疗手段。
在过去的十年中,国外的放射治疗研究一直聚焦于提高前列腺靶区的局部剂量,以期提高局部控制率。尽管普遍采用三维适形放疗,但这种方法仍不可避免地会对直肠前壁或膀胱后壁造成一定的损伤,复发或转移的风险也无法完全避免。
国内的多位专家及相关科室经过三年多的精心筹备,终于在2001年11月19日率先成功实施了经会阴超声引导的放射性粒子125Ⅰ组织间立体种植治疗前列腺癌的技术。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前列腺癌的治疗水平已与国际接轨。
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前列腺癌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种技术。随着新型、低能、安全易防护的放射性核素125Ⅰ和103Pd方法的研制成功,超声和CT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出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前列腺癌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该治疗方法将具有镍钛合金包壳的放射性粒子碘-125直接植入肿瘤内部,通过碘-125核素释放的低能r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直接杀伤。在手术过程中,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会根据前列腺的大小和人体解剖结构的变异,实时调整靶区剂量。超声和CT的介入使放射性粒子在前列腺内的空间分布达到高度精确合理,确保肿瘤靶区的剂量分布高度集中适形,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直肠、膀胱等正常组织接受的剂量。这一技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大大缩短住院周期。
临床应用表明,利用放射性粒子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5年生存率高达97%,而传统的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只有58%。前列腺癌研究所每年利用这一先进技术治疗前列腺癌400多例,已成为早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深受广大肿瘤患者的欢迎。这一技术在亚洲地区也逐渐得到推广,泰国和韩国也相继开展了这项先进技术。
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为前列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其独特的优势使其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