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mm直肠息肉20年成癌记

癌症晚期 2025-07-29 14:28癌症晚期www.aizhengw.cn

肠息肉的悄然变化:从微小到癌变的不容忽视之路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一则真实案例揭示了肠息肉的潜在危险性。李初俊主任医师讲述了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一位患者的直肠息肉在未被重视和追踪的情况下,历经二十年,终于演变为直肠癌。

这位患者,陈先生,在二十年前的一次肠镜检查中发现了一颗直径仅5mm的亚蒂息肉。这颗小小的息肉,如同潜藏的定时,多年来未被患者及医生重视。直到最近,陈先生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并伴随便血,才引起了医生的警觉。

李初俊主任医师的敏锐和专业使得他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直肠癌的征兆。当追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及肠镜检查时,陈先生拿出了那份尘封二十年的纤维结肠镜检查报告。报告显示,当年的那颗小息肉如今已发展到直径达4cm-5cm的肿物,并已癌变。

这不仅仅是一个医学案例,更是对人们健康意识的一次警醒。那颗曾经被忽视的绿豆大小的息肉,无声无息地完成了从良性到恶性的转变。幸运的是,通过及时的手术和术后恢复,陈先生目前状况良好。但这一经历,无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肠息肉,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肠道小病变,实则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早期发现并处理肠息肉,是预防肠癌的关键。医生提醒,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及时追踪息肉变化,是预防肠癌的有效手段。

《肠镜检查:揪出潜伏隐患,护航健康二十年》

故事从一则令人深思的医学案例开始。一颗仅5mm的直肠亚蒂息肉,悄无声息地在肠道中潜伏了二十年。未曾料想,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小病变,竟在无声无息中逐渐长大,二十年后竟增至50mm,发生了质变,成为了直肠癌。

主任医师李初俊惋惜地指出,患者错过了两个关键的治疗时机。第一次机会,在肠息肉尚未发生癌变之前,患者未能及时接受肠镜下超微创切除。若及时进行干预,便可防患于未然,将癌前病变消除于无形。第二次机会,即便息肉刚刚发生癌变,早期仍可通过内镜治愈性切除。及时就诊的患者,可在内镜下切除局部早期癌变的息肉,避免开腹手术,保护肠道完整性,降低身体创伤。

由于治疗延误,这位患者最终不得不接受直肠癌根治术,付出了肠道器官缺失的代价,承受较大的身体创伤,同时也耗费了更多的医疗资源和费用。

李初俊医师深感大众对肠胃健康知识的匮乏,为此发出提醒。他强调,肠息肉作为肠癌的癌前病变,大部分的肠癌都源于肠息肉的癌变。一旦发现肠息肉,应及时进行内镜下超微创切除,这是预防肠癌的关键。

树立肠镜健康检查理念至关重要。不同群体应在合适的年龄定期进行肠镜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肠息肉,有效预防肠癌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减轻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就诊温馨提示】为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情播散,目前中山六院消化内镜诊疗检查需预约。患者在就诊前需完成流病史和接触史排除、核酸检测、血常规检测以及胸部CT筛查。请患者根据检测结果的发布时限及有效期期限,在消化内镜诊疗检查日期的前2-3天进行疫情筛查检查。

,。内容合作请联系:。让我们共同守护健康,定期肠镜检查,揪出潜伏的隐患,为身体护航二十年!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