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理疗 专家示范简易压门框操(图)
专家钟士元:乳腺癌与胸罩之间的关系无需过分恐慌
钟士元,广州市市政医院康复科主任,对乳腺癌及其康复有着深入的见解。关于胸罩致乳腺癌发病率上升的担忧,钟士元教授给出了科学解读。
当下有关乳腺癌的发病率数据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与担忧,特别是那些每日佩戴文胸的女性网友更是感到恐慌。钟士元教授指出,胸罩若过紧确实可能影响乳房部分的淋巴循环,若不能及时清除体内有害物质,确实存在潜在风险。但也不必过于恐慌,正如生活中的平衡运动一样,适当的保护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
王女士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不幸患上乳腺癌并进行了双侧切除手术,术后出现了肩部活动困难等问题。在尝试多种治疗方法后,她来到广州市市政医院康复科寻求帮助。钟士元主任利用“易罐”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易罐是一种中空半球状的硅胶软罐,通过简单的摇晃和运动,可以有效缓解肩部和乳房的不适。王女士的肿胀的手逐渐消退,疼痛也明显减轻。这也是易罐在乳腺癌术后康复中的一大应用。
钟士元主任建议女性网友不必过分担忧胸罩的问题。白天可正常佩戴胸罩,同时可以做一些拉筋动作来促进肩胸部的淋巴循环。晚上则可以使用易罐吸着肩部进行简单的运动,以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这种简单的预防方法既锻炼身体,又能有效预防乳腺癌。钟主任还特别推荐了一种压门框操,这种体操能够缓解颈、肩、背的酸痛,消除乳腺癌术后引起的上肢肿胀等问题。这些实用的建议对于女性网友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对于是否需要继续使用胸罩这一问题,钟士元主任表示可以使用逆向思维来考虑这个问题。就像吃火锅之后可以喝王老吉解腻一样,白天的胸罩与日常拉筋动作可以并行不悖。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乳腺癌的发生。而对于易罐这种神奇的疗法,更是为乳腺癌术后患者带来了福音。它不仅能够缓解术后疼痛、消除肿胀,还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肩部活动。“易罐”被誉为乳腺癌术后理疗的得力助手。通过钟士元主任的介绍和示范,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疗法的简便实用之处。无需过分担忧乳腺癌的风险,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方法积极预防和治疗,就能远离疾病的困扰。易罐压门框操:专业指导下的健身新风尚
当您双肩负起易罐,稳稳地立在门框之前,一场关于身体与健康的奇妙之旅即将开启。此刻,让我们跟随钟士元主任的指导,一步步深入了解易罐压门框操的相关要领和动作步骤。
一、准备姿势
您需要将双肩背部吸上易罐,然后双手稳稳地压在门框上,眼睛平视前方。确保您的身体保持平衡,不要过于紧张或松懈。
二、动作步骤
1. 耸肩操:做3-6次,帮助激活肩部肌肉,为接下来的动作做好准备。
2. 双侧肩部尽量上举压在门框上。这一动作可以拉伸肋骨和腹部的筋膜,促进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帮助消除粘连。
3. 双侧肩部下垂,尽量压在门框上。这一步骤可以拉伸锁骨和上胸部筋膜,同样具有促进循环、消除粘连的效果。
4. 双侧肩部平举,用力压在门框上。这个动作旨在拉伸胸骨和胸部筋膜,进一步促进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
5. 重复进行耸肩操,结束整套动作。
三、医学指导专家介绍
钟士元主任是广州市市政医院康复科的主任,中医骨科的副主任中医师。他在中医骨伤科领域辛勤耕耘了39年,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医学理论素养。钟主任师从著名的魏征和龙层花教授,深受其“脊椎病因”理论的熏陶。他曾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医学论文43篇,其中《骨盆旋移综合症》一文被国际杂志翻译并刊登。
除了丰富的临床和学术成就,钟主任还是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普作家协会的科普作家,曾在多个媒体发表医学科普文章1200余篇。他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学院康复治疗学本科、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香港中医骨伤学院的外聘教师,并在多个学习班中担任主讲嘉宾。
钟士元主任的易罐压门框操是一种融合了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康复技术的健身方法,旨在通过简单的动作达到拉伸筋膜、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粘连的效果。在钟主任的悉心指导下,您可以放心进行这项健身活动,享受它带来的健康和愉悦。
请注意,在进行易罐压门框操时,请根据自身能力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或不当动作造成的伤害。,,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