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的类型及症状有哪些
甲状腺:身体的“幕后英雄”与潜藏的挑战
甲状腺,作为我们身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当谈及甲状腺癌时,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严肃的健康挑战。
甲状腺癌,这个甲状腺的“暗黑面”,是甲状腺上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虽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一些细微的迹象还是能够为我们提供线索。
甲状腺癌细胞可能在颈部悄然生长,形成质硬、高低不平的肿块。这些肿块可能逐渐增大,伴随一些压迫症状,如声音嘶哑、呼吸不畅等。面部水肿、颈静脉怒张等体征也是甲状腺癌的特征之一。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特点为发展变化缓慢,但可能在早期转移。这种癌症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三倍。甲状腺滤泡状癌则具有血液循环传播迅速的特点,远处转移多,可到达骨组织和肺部。而甲状腺髓样癌则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可通过血道远处转移。
深入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健康威胁。甲状腺乳头状癌,尽管具有低度恶性的特征,但早期发现与治疗至关重要。甲状腺滤泡状癌虽然发展相对缓慢,但其远处转移的特性不容忽视。至于甲状腺髓样癌,其恶性程度高,需要特别警惕。
作为身体的“幕后英雄”,甲状腺在维持我们的生理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甲状腺癌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及时进行检查与治疗。了解不同类型甲状腺癌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健康威胁,守护我们的生命健康。
①散发型甲状腺癌:占据70%至80%的比例,属于非遗传性,没有家族病史,也不会遗传给后代,同时不会伴有其他内分泌腺疾病。男女患者比例约为2∶3,且密码变器的预后较为严峻。
②家族型甲状腺癌:指的是有家族遗传倾向但不伴有其他内分泌腺受累的患者,高发年龄集中在40至50岁,其基因突变模式与MEN2A相似。
③MEN2A:即多发性内分泌腺瘤,与甲状腺髓样癌有关。其中包括双侧甲状腺髓样癌或双侧甲状腺样癌C细胞增生。男女患者发病率相似,高发年龄段为30至40岁,涉及到的是RET基因的第10和11外显子。
④MEN2B:同样是甲状腺髓样癌的一种,包括双侧甲状腺髓样癌(恶性),但较少涉及甲状旁腺。男女患者发病率相似,高发年龄同样是30至40岁,几乎在所有病例中都能发现RET基因第918密码子在基因第16外显子中的突变。
临床表现方面,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无痛硬结节和局部淋巴结肿大,有时淋巴结肿大是首发症状。血清降钙素水平显著提高是此病的最大特征,因此降钙素成为诊断的重要标志物。当降钙素水平超过0.6ng/ml时,应考虑C细胞增生或髓样癌的可能性。体检时,甲状腺肿物通常坚实、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
(3)关于转移特征:甲状腺髓样癌早期会侵犯甲状腺淋巴管,并迅速转移到腺体外的其他部位和颈部淋巴结。血道转移也不容忽视,尤其可能转移到肺部。这可能与髓样癌缺乏包膜有关。甲状腺未分化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占甲状腺癌的比例为2%至14%。发病年龄多在65岁以上,年轻人较为罕见。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颈部肿块,可能伴有远处转移。由于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迅速,可能侵犯气管等周围组织器官,导致呼吸吞咽障碍。诊断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占90%,侵犯气管的患者占25%,通过血道发生肺转移的患者占50%。除了常见的甲状腺淋巴瘤和甲状腺转移癌外,还有一些罕见的甲状腺癌类型如甲状腺鳞癌等。预防甲状腺癌方面,专家建议保持精神愉悦、注意饮食调节等。经常食用海带、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是预防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