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镇痛治疗(核心方案)
1. 三阶梯止痛法
轻度疼痛(1-3级):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可联合辅助药物(如抗抑郁药)。
中度疼痛(4-6级):弱类药物如,但需注意30天后可能需升级为强类。
重度疼痛(7-10级):强类药物如缓释片、透皮贴,需按时给药而非按需给药,以维持24小时无痛状态。
2. 特殊情况处理
神经病理性疼痛需联合抗惊厥药或三环类抗抑郁药。
若口服困难,可选用透皮贴剂或镇痛泵。
二、非药物辅助疗法
1. 中医调理
针灸或艾灸刺激穴位疏通气血,化疗后手足刺痛可用补肾补气中药缓解。
局部淤结可尝试清热解毒类中药外敷。
2. 物理与心理干预
热敷缓解肌肉紧张,冷敷减轻炎症肿胀。
通过呼吸训练、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改善睡眠质量。
三、医疗技术干预
1. 微创手术
神经阻断术或粒子植入(需评估有效性,部分案例显示粒子可能失效)。
肿瘤压迫神经时,手术切除或缩小肿瘤可根本缓解疼痛。
2. 多学科协作
结合疼痛科、肿瘤科及中医科制定个体化方案,避免单一治疗局限。
四、家属注意事项
疼痛评估:使用NRS评分法记录疼痛程度(0-10分),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
心理支持:患者可能因疼痛产生绝望情绪,需尊重其治疗意愿,同时避免过度医疗。
若疼痛控制不理想,建议尽快转诊至专业疼痛管理医疗机构,晚期癌痛需以提升生存质量为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