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撤市划区 即墨撤市划区对国家电网有什么影响
即墨撤市设区对电网发展的深远影响
即墨撤市设区这一重要变革,不仅为即墨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对电网的规划升级、服务模式创新和新能源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些影响的详细分析:
一、电网规划与建设升级
即墨区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城市发展的号召,推动“规建运一体化”管理模式,将配电网规划纳入青岛整体城市布局之中。此举不仅实现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更展现了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随着市区面积的扩大至5214平方公里,电网基础设施也同步得到了扩容与升级。田横供电所等新建项目的落地,进一步强化了城乡电网的覆盖能力。为支持区域重点企业的快速发展,如为云路先进材料等企业配套建设了110千伏专用变电站,企业接电时长被压缩至国内领先的22天。
二、服务模式创新
即墨供电公司在服务方面积极创新,与部门紧密合作,通过“政电网格共建”实现了5700个台区与网格员的联动。其中,即墨古城示范点更是得到了中央党校的肯定。公司还推出了多项便民服务举措,如“零证办”“不动产+用电联合过户”等,累计服务客户超过2600户。在安全管控方面,公司与应急局合作建立了企业用电安全分级评定体系,及时整改隐患5300余条,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服务。
三、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与日俱增,即墨地区在新能源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海上光伏项目的实施,如中电建115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不仅并网发电,还为区域带来了可观的绿色能源。此项目的年减排二氧化碳能力达87万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如大管岛光风油多能互补项目也在全国农村能源发展大会上亮相,展示了即墨地区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实力。而在特高压工程方面,即墨故城遗址等区域的特高压工程实施过程中,也注重与考古保护工作的协调,体现了工程实施的人文关怀。
值得一提的是,即墨的供电量连续五年居青岛县域首位,2012年供电量已达32.99亿千瓦时。而通过能效服务,已为企业节省电费2万元,展现了电网公司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动节能减排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