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的医学研究和权威数据,肥胖不仅不会降低患癌风险,反而会显著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病概率。以下是具体分析:
1. 肥胖与癌症风险的正相关性
整体风险提升:多项研究表明,肥胖与至少13种癌症的发病率升高密切相关,包括乳腺癌(绝经后女性风险增加20%-40%)、子宫内膜癌(风险增高2-4倍)、结直肠癌等。肥胖人群的慢性炎症因子(如CRP)水平更高,每升高1毫克/升,结直肠癌风险增加25%。
激素与代谢影响:肥胖会扰乱雌激素等激素水平,促进肿瘤生长,尤其是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腹型肥胖(腰围过粗)是结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2. “瘦子患癌多”的误解
癌症消耗导致消瘦:癌症患者常因癌细胞大量消耗能量而体重下降,但这并非肥胖的保护作用。相反,肥胖者患癌后可能因代谢负担更重而预后更差。
统计数据偏差:瘦人患癌后因症状明显更易被诊断,而肥胖者可能因其他健康问题掩盖癌症早期表现。
3. 肥胖人群的额外风险
癌症复发与死亡率:肥胖患者癌症复发风险更高,且体重指数(BMI)每增加5,乳腺癌死亡率可能上升31%(有心脏病史者更显著)。另一项研究指出,肥胖者患癌后死亡风险随BMI升高而增加。
4. 预防建议
控制体重:将BMI维持在18.5-24的正常范围,减少腹型肥胖。
生活方式调整:均衡饮食、规律运动、避免熬夜,可降低炎症水平并提升免疫力。
“越胖越不易得癌”是错误观点,科学证据明确支持肥胖会增加癌症风险。保持健康体重是防癌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