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种癌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包括化疗、靶向药、免疫治疗及中药辅助),以下是具体分类及对应的治疗方式:
一、西医药物治疗适用癌症类型
1.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药:2025年新上市的BL-B1D1(EGFR/HER3双抗ADC)、芦康沙妥珠单抗(EGFR突变)等,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
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
2. 乳腺癌
HER2阳性型:DS8201(已纳入医保)成为耐药后首选方案,皮射双靶向药(曲妥珠+帕妥珠)也进入医保。
激素受体型:内分泌治疗联合CDK4/6抑制剂是基础方案。
3. 肝癌
靶向联合免疫:派安普利单抗+安罗替尼一线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晚期患者: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单抗)联合化疗。
4. 胃癌/结直肠癌
靶向治疗:厄达替尼(FGFR3变异)、卡度尼利单抗(PD-1/CTLA-4双抗)获批新适应症。
5. 卵巢癌
PARP抑制剂:塞纳帕利胶囊维持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19.1个月。
二、中药辅助治疗优势癌种
1. 肺癌/肝癌/乳腺癌
中药(如黄芪制剂、西黄丸)可缓解化疗副作用(恶心、抑制),抑制肿瘤转移。
2. 胃癌/肠癌
健脾类中药改善食欲,延缓病情进展。
注意事项
个体化选择:需结合分期、基因检测结果及体质制定方案。
中西医结合:中药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
如需具体药物用法或医保政策,建议咨询肿瘤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