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细菌对癌症的治疗

癌症晚期 2025-09-27 12:09癌症晚期www.aizhengw.cn

近年来,上海科研团队在细菌治疗癌症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主要集中在光控细菌疗法、细菌与肿瘤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以下是关键研究成果的

1. 光控“细菌战士”精准打击肿瘤

华东师范大学叶海峰团队开发了近红外光控制的智能溶瘤细菌,通过基因改造使细菌携带光敏蛋白(PadC),能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启动“制药流水线”,按需生产抗癌药物。这种技术利用近红外光的穿透性,实现远程无创控制药物剂量和释放位置,显著提升实体瘤治疗的精准性。

2. 细菌与肿瘤的“对话机制”破解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联合团队历时8年,首次揭示了细菌通过白介素-10(IL-10)信号分子与肿瘤微环境互作的机制。改造后的合成细菌能逃避免疫清除,同时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在结肠癌、黑色素瘤等动物模型中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这一发现填补了细菌疗法的理论空白。

3. 细菌载药与免疫协同治疗

谭蔚泓院士团队将药物-寡核苷酸缀合物(ApDC)连接到细菌表面,利用细菌的肿瘤靶向性提高药物浓度,并激活免疫反应。该方法在癌治疗中展现出协同效果,为耐药性肿瘤提供了新策略。同济大学团队则设计抗菌纳米平台(AuBSA-CuPpIX),通过声动力疗法清除肿瘤内具核梭杆菌,增强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并抑制转移。

4. 临床转化与未来方向

目前,这些研究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但已为临床试验奠定基础。例如,叶海峰团队的光控系统具备“自毁程序”设计,可避免对正常组织的伤害;而合成细菌的定量改造关系将成为下一步研究重点,以推动临床应用。

上海的研究成果标志着细菌疗法从“以毒攻毒”迈入“精准调控”时代,未来或与现有疗法(如质子重离子放疗)结合,进一步拓展癌症治疗的可能性。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