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癌症通过哪种筛查

癌症晚期 2025-10-01 12:48癌症晚期www.aizhengw.cn

1. 肺癌

  • 推荐方法:低剂量螺旋CT(LDCT)是早期筛查的金标准,能发现小于1cm的结节,优于普通胸片。
  • 补充检查:肿瘤标志物(如CEA、NSE)可辅助判断,但单独使用可靠性有限。
  • 2. 乳腺癌

  • 女性筛查
  • 超声检查:无辐射,适合年轻女性及致密型乳腺。
  • 钼靶检查:40岁以上女性首选,可检测微小钙化灶。
  • 高危人群(如家族史)需结合乳腺MRI。
  • 男性筛查:同样需超声或钼靶,因男性发病率虽低但易漏诊。
  • 3. 肝癌

  • 基础筛查
  • B超:经济便捷,适合乙肝/肝硬化患者定期监测。
  • 甲胎蛋白(AFP):血液肿瘤标志物,与B超联合提高检出率。
  • 确诊手段:CT/MRI进一步明确肿瘤性质,病理活检为金标准。
  • 4. 胃癌

  • 核心方法:胃镜可直接观察并取活检,是早期诊断最有效手段。
  • 辅助筛查
  • 幽门螺杆菌检测:呼气试验评估感染风险。
  • 胃功能三项(胃蛋白酶原等)提示黏膜病变。
  • 5. 结直肠癌

  • 初筛选项
  • 粪便潜血试验:无创但需结合肠镜确诊。
  • 肠镜检查:可直接切除息肉或取活检,推荐5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
  • 高危人群(如家族史)需提前至40岁筛查。
  • 6. 食管癌

  • 主要方法:内镜检查(胃镜延伸至食管),可发现早期黏膜病变。
  • 补充手段:食管钡餐造影用于无法耐受内镜者,但敏感性较低。
  • 注意事项

  • 年龄与频率:多数癌症建议40岁后开始定期筛查,高危人群需缩短间隔(如肺癌吸烟者每年LDCT)。
  • 综合评估:部分筛查需多方法结合(如肝癌的AFP+B超+影像),避免单一检查漏诊。
  • 以上筛查需根据个人风险因素(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