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癌症行骗 假冒抗癌药

癌症晚期 2025-10-02 11:49癌症晚期www.aizhengw.cn

一、常见骗局类型

1. 虚假抗癌产品诈骗

  • 不法分子冒充“神医”或虚构“特效药”,利用患者求医心切的心理实施诈骗。例如,刘某刚自称“神医”,用钙离子粉末、植物抑菌液等冒充抗癌药,骗取70余万元。
  • 部分骗局通过熟人介绍或伪造“治愈案例”增强可信度,甚至要求患者停止正规治疗,延误病情。
  • 2. 伪造病历骗取管制药品

  • 有案例显示,诈骗者伪造癌症病历骗取等药品,实际用于药物滥用。例如,谷某在多地医院谎称患癌晚期,骗取注射。
  • 3. 假冒正规药品

  • 假药常以、淀粉丸子或回收正品药盒灌装,成本极低但售价高昂。例如,假冒针剂成本仅5元,售价达8500元。
  • 部分假药通过境外“水货”名义流通,或利用保健品冒充药品宣传抗癌功效。
  • 4. 医托团伙作案

  • 诈骗团伙在医院门口物色目标,通过虚假话术将患者诱骗至黑诊所购买高价“中药”。例如,胡某平团伙3个月诈骗50余名患者,涉案80余万元。
  • 二、假药危害与识别

    1. 危害

  • 假药可能含无效成分(如自来水、可乐)或有害,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 部分假药通过伪造包装(如回收美罗华药盒)或虚假宣传(如“祖传秘方”)混淆视听。
  • 2. 识别方法

  • 查批准文号: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验证药品批准文号真伪。
  • 看包装细节:正品包装印刷清晰,标签信息完整(含生产日期、厂家等),假药常模糊或缺失。
  • 警惕低价陷阱:远低于市场价的“特效药”需谨慎。
  • 三、法律后果与防范建议

    1. 法律惩处

  • 生产、销售假药最高可判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例如,侯元祥因制售假抗癌药被判6年并处罚金1000万元。
  • 2. 防范建议

  • 选择正规渠道:通过医院、合法药店或授权平台购药。
  • 核实资质:查验医生资格、药品批准文件及企业资质。
  • 警惕过度宣传:抗癌药物不得在大众媒体广告,宣称“治愈”“无副作用”的多为骗局。
  • 若遇可疑情况,应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