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发现小结节是肺癌吗?4类人群发现肺部小结节要当心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胸部CT检查在中国的普及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检查发现了肺部的小结节。当看到报告单上的“肺部肿物”或“肺部阴影”等字眼时,许多人都会感到不安与焦虑。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治疗科的专家徐向英教授提醒我们,应正确看待肺部小结节,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过度治疗。
那么,何为肺部小结节呢?简单来说,肺部小结节是通过肺部CT检查发现的直径在10毫米左右的结节病变。在临床中,小于7毫米的结节被称为微小结节,而3毫米以下的则被称为微结节。这些结节多数情况下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的,且通常无明显症状。它们可能分布在肺内的各个部位,有单个存在,也有多发的情况。
肺部小结节就等于早期肺癌吗?答案是不一定。徐教授指出,肺内许多疾病都有可能形成结节,包括良性的疾病如炎症、结核、霉菌、出血等,以及恶性的肺癌。在检出的肺部小结节中,恶性结节仅占约5%。初次的肺CT检查发现的结节中,有80%-90%其实是良性病变。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直径大于25mm的单发结节,恶性病变的几率较高。
对于那些体检时意外发现的“肺内小结节”,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存在一定比例的早期肺癌可能性,因此及时就医和定期进行薄层CT检查非常重要。
哪些人群是肺部小结节的高危人群呢?年龄在40岁以上、烟龄超过20年、每天抽烟超过20支的人,以及有慢性肺病病史或被动吸烟的人群应格外小心。有肿瘤家族史,特别是肺癌家族史的人群也应高度关注。如果检出的肺结节大小在10毫米左右,并且伴有某些特定的影像学特征,如血管穿行、毛刺样、空泡征等,或者定期检查发现结节不断增大,也应及时就医。
虽然肺部小结节不一定意味着早期肺癌,但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以及及时就医是预防和治疗肺部疾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