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早期膀胱肿瘤9个方法
关于膀胱癌的诊断及其与膀胱结石的鉴别
面对40岁以上成年人出现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状,如尿急、尿频、尿痛等,应高度警惕膀胱癌的可能性。膀胱癌是一种严重的泌尿系统疾病,早期发现、诊断对其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诊断膀胱癌呢?
一、诊断早期膀胱癌的九大方法
1. 尿常规:可发现肉眼看不见的血尿。
2. 膀胱双合诊:了解肿瘤浸润的范围和深度。
3. 膀胱镜检查:这是诊断膀胱癌的主要手段,能直观看到肿瘤的情况并进行活检。
4. CT检查:准确率达80%,有助于膀胱肿瘤的分期。
5. B型超声:为非侵入性操作,可发现直径大于0.5cm的膀胱肿瘤。
6. 膀胱造影:用于补充膀胱镜检的不足,展示肿瘤的全面貌。
7. 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无痛苦,方便患者接受,但诊断阳性率受炎症影响。
8. 尿液流式细胞术:迅速测定尿液中每个细胞的RNA和DNA,准确估计肿瘤恶性潜力。
9. 血卟啉衍生物的光敏诊断:有助于检出膀胱镜检查难以发现的微小病灶及原位癌。
二、如何鉴别膀胱肿瘤与膀胱结石
膀胱癌与膀胱结石都是泌尿系统的疾病,虽然膀胱结石的长期慢性刺激与膀胱癌的发病有很大关系,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膀胱癌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居多。早期最突出的表现是间歇性无痛血尿,中期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晚期可在下腹部触及肿块,并伴有下肢浮肿、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而膀胱结石则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男性居多。典型症状是排尿突然中断,疼痛放射至尿道及阴茎头部,伴有排尿困难和膀胱刺激症状。长期排尿困难可导致腹压增加,引发脱肛及疝。患者常有终末血尿,这是因为结石损伤黏膜导致的。
对于疑似膀胱癌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的检查手段进行确诊,以便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了解膀胱癌与膀胱结石的区别,有助于更好地进行鉴别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