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血管瘤的原则 不同类型不同治疗方法
血管瘤,这一婴儿常见的血管良性病变,通常在初生之际的2至4周内悄然出现。在治疗这一病症时,家长们应牢记两大原则,为孩子的健康护航。
一、治疗要趁早。血管瘤,随着宝贝的成长,病情往往会逐渐加重。每一分拖延,都可能导致面积扩大,对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损害增多,加大治疗难度,提高留下后遗症的风险。趁早治愈,在血管瘤病情最轻的时候下手,更能有效降低后遗症的风险。
二、少量多次的治疗。有些家长为求快速康复,要求医生加大治疗量。对于婴儿血管瘤的治疗,我们主张宁少勿多,少量多次的治疗。对于除少数增长速度呈恶性的血管瘤需大剂量控制病情外,一般的血管瘤都应遵循此原则。比如核素治疗,每次治疗仅几十秒到几分钟,虽需多次治疗,但家长切勿心急,擅自延长治疗时间,以免弄巧成拙,留下疤痕等后遗症。
血管瘤的诊断并不困难,通过病史和临床表现通常可以确诊。对于深部的血管瘤,可通过体位移动试验和穿刺进行诊断。而蔓状血管瘤和深层组织内的海绵状血管瘤,则可通过动脉造影及瘤腔造影来辅助诊断。
那么,血管瘤应该如何治疗呢?
对于毛细血管瘤,可采取手术切除、激光治疗、液氮冷冻及x线外照射治疗等方法。早期瘤体较小时,手术切除或冷冻治疗效果良好。瘤体增大后,仍可用手术或冷冻治疗,但可能留下短痕。也可用放射线照射使毛细血管栓塞,使瘤体萎缩。对于生长范围较广的毛细血管瘤,可以尝试使用泼尼松口服治疗。
对于海绵状血管瘤,治疗应及早施行血管瘤切除术。术前需充分估计病变范围,必要时可行血管造影。术中要注意控制出血并尽量彻底切除血管瘤组织。除了手术治疗外,还可以局部注射血管硬化剂进行辅助治疗。海绵状血管瘤也可用5%鱼肝油酸钠或40%尿素等硬化剂进行瘤内注射治疗或用液氮冷冻治疗。
对于蔓状血管瘤,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术前应做血管造影检查以估计手术范围及手术大小。根据检查结果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
让我们携手为孩子的健康护航,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治疗原则,让宝贝早日战胜病魔,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