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做肠镜 粪便检测可知道患大肠癌风险

抗癌饮食 2025-08-04 09:04肝癌症状www.aizhengw.cn

在充满活力的夏季,广州再次迎来了一场关于消化疾病和消化内镜的权威论坛。这场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承办的国际级盛会,于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此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消化疾病与消化内镜领域的顶级专家,包括欧洲的专家,日本的学者以及香港的权威人士,他们共聚一堂,共同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它不仅聚焦于消化疾病与消化内镜的专业领域,而且通过专题讲座与内镜操作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了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技术。超过20个专场、100多个专题报告及口头报告,让人领略到了前沿的学术气息和技术的魅力。

论坛的一大焦点是早期筛查对于降低大肠癌死亡率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在广东地区尤为严重。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大肠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发现时已进入中晚期。早期筛查显得尤为重要。据大会主席刘思德教授介绍,早期筛查能够降低50%的肠癌死亡率,而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将大肠癌筛查纳入公众健康计划。

会议还关注了新型的肠癌筛查方法“粪便基因检测”。该方法通过检测粪便中的癌细胞分子来预测大肠癌的风险。与传统的结肠镜检查和粪便隐血试验相比,这种检测方法具有无创、受检者依从性好等优点。虽然目前肠镜仍是筛查大肠癌的金标准,但粪便基因检测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已经在市场上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它的出现为肠癌筛查提供了新的选择,尤其是在广州等初筛大肠癌阳性率较高的地区。

在论坛期间,刘思德教授详细介绍了粪便DNA检测的原理和优势。正常成人每天都会有细胞脱落至肠腔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而肠道肿瘤患者的肿瘤细胞由于种种原因更容易脱落。肠道肿瘤患者的粪便中会含有大量的携带肠癌病变信息的细胞和细胞成分。特殊的检测手段可以解读这些信息,从而检测出肠癌的风险。据了解,粪便DNA检测对于临床可根治的I/II期肠癌的检出率可达86.71%。虽然目前仍无法完全替代肠镜,但作为一种新型的筛查手段,它已经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次论坛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一次展示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的盛会。它不仅吸引了全球顶尖的专家和学者,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交流和学习,我们期待未来在消化疾病和消化内镜领域能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革新筛查手段:粪便DNA检测为大肠癌早筛带来希望之光

在现代医学的浪潮中,粪便DNA检测作为一种新兴的辅助诊断早筛手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如同医学海洋中的灯塔,照亮了大肠癌早期筛查的道路,为无数患者减轻了不必要的肠镜检查带来的负担。若筛查结果提示存在风险,我们会进一步通过肠镜进行精准的确诊和治疗干预;而如果结果良好,则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粪便DNA检测,确保健康无忧。

虽然这项检测适用于所有人群,但与其他筛查手段相比,粪便DNA检测的价格相对较高。在美国,这项检测的费用约为600美金,而在国内则接近1200元人民币。我们更建议年龄在45岁以上的高风险人群考虑选择这种筛查方式。特别是那些超重、生活不规律、长期便秘、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以及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和直肠息肉患者等高危人群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进行筛查。

除了聚焦大肠癌筛查防控的新技术动态之外,本次大会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内镜专家的目光。他们通过现场演示内镜手术操作,展示了最新的内镜治疗设备及技术。其中备受瞩目的ESD(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微创切除新术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新术式具有超微创的特点,不仅能够完整保留器官,而且创面小、恢复快速。许多患者只需住院1至2天,便能康复出院。这无疑极大地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刘思德教授在大会上特别提醒广大市民,随着夏季到来,天气渐热,食物的保存期也会随之缩短。胃肠道疾病大多与日常饮食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必须对食品的新鲜程度和品质给予高度关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我们要避免熬夜,让消化系统保持正常的消化食物水平。若昼夜颠倒、饮食不定时,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容易引发胃肠疾病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守护健康,珍爱生命。

(注:本文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或使用本文内容。违者必究法律责任。如需内容合作,请联系邮箱或电话。)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