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肺癌
高危人群:50岁以上、长期吸烟者、慢性肺病患者、矿工等特殊职业人群。
筛查方法:低剂量螺旋CT是首选,建议每年检查一次。普通胸片对早期肺癌筛查意义不大。
2. 结直肠癌
高危人群: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肠息肉、炎症性肠病、不良饮食习惯(如爱吃肉)的人群。
筛查方法:粪便隐血试验作为初筛,阳性者需进一步做肠镜检查。
3. 胃癌
高危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长期胃病史、胃溃疡、家族遗传史人群。
筛查方法:胃镜检查是金标准,需结合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4. 肝癌
高危人群:乙肝或丙肝感染者、肝硬化患者、长期饮酒者。
筛查方法:腹部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检测,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筛查一次。
5. 乳腺癌
高危人群:有家族史、未育或晚育、既往乳腺疾病人群。
筛查方法: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年轻女性可选超声,35岁以上女性建议钼靶。
6. 宫颈癌
筛查方法:TCT(细胞学检查)是主要手段,HPV检测可作为辅助。TCT能有效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
7. 甲状腺癌
高危人群:有头颈部放射史、家族史、内分泌肿瘤患者。
筛查方法:甲状腺超声检查,必要时结合细针穿刺活检。
8. 食管癌
高危人群:长期吸烟饮酒、喜食烫热食物、河南林县等高发地区人群。
筛查方法:内镜检查为首选。
9. 癌
筛查难点:早期症状隐匿,常规检查难以发现。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可考虑腹部CT或MRI,但效果有限。
10. 前列腺癌
筛查方法: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血液检测,结合超声或MRI。
其他注意事项
病理检查:活检和病理诊断是确诊癌症的金标准,其他检查多为筛查或辅助手段。
影像学检查:包括CT、B超、MRI等,用于定位和评估肿瘤范围。
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肝癌)、癌胚抗原(结直肠癌)等,可作为辅助筛查工具。
癌症筛查需根据个人风险因素选择针对性方法,避免盲目检查。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