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癌症定义_古代的癌症

抗癌饮食 2025-10-11 17:00肝癌症状www.aizhengw.cn

一、核心称谓演变

1. "/岩"(殷商-宋代)

  • 甲骨文中的""字是最早描述癌症的象形文字,读作yán,通"岩"字,形容病灶坚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的特征。西周《周礼》记载的"肿疡"即包含恶性肿瘤。
  • 2. 专业医学术语(战国-清代)

  • 《黄帝内经》称"积""肠覃"等,描述肿瘤生长特点
  • 宋代《卫济宝书》首次使用"癌"字,明确记载乳腺癌特征
  • 清代分类为四大绝症:"舌菌"(舌癌)、"乳岩"(乳腺癌)、"肾岩翻花"(阴茎癌)、"失荣"(恶性淋巴瘤)
  • 二、病理特征认知

    1. 形态描述

  • "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宋代《仁斋直指方》)
  • "溃烂如泛莲、菜花状,流臭秽血水"(清代《疡科心得集》)
  • 2. 病机理论

  • 归因于"气血留结""痰湿瘀毒积聚"(《诸病源候论》)
  • 强调情志失调导致"气滞血瘀"(《黄帝内经》)
  • 三、与现代医学的对应关系

    | 古代称谓 | 对应现代疾病 | 典型文献记载 |

    |||-|

    | 胃/噎膈 | 胃癌/食道癌 | 汉文帝时期淳于意病例 |

    | 乳岩 | 乳腺癌 | 《外科正宗》"坚硬如石,皮色不变" |

    | 失荣 | 颈部恶性肿瘤 | "坚硬如石,面容憔悴" |

    四、诊断治疗特点

    1. 诊断方法

  • 四诊合参:尤其重视肿块触诊("切之坚硬如石")与舌象观察
  • 2. 治疗原则

  • 外治:宋代已用腐蚀性药物治疗体表肿瘤
  • 内调:汉代张仲景创制鳖甲煎丸等方剂调理气血
  • 手术:华佗尝试内脏肿瘤切除(《后汉书》记载)
  • 这些记载显示,古代中医虽无现代病理学基础,但通过临床观察已形成系统的肿瘤认知体系,其术语定义与治疗经验至今仍具参考价值。

    上一篇:癌症患者出现微小结节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