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的化疗方法解说
肺癌的治疗策略:标本兼治,局部与全身并重
一、针对肺癌治疗,我们需急治标,缓治本,巧妙地将局部与全身治疗相结合。对于出现严重气急或大咯血等症状的患者,介入化疗是理想的选择,通过支气管动脉或肺动脉插管治疗,为病人带来希望。对于胸腔积液较多的患者,胸腔引流后的局部化疗是首选,让症状得以改善。无论症状如何,一旦发现病变已广泛转移至骨、脑、肺等远处,全身静脉化疗应立即成为首选。即使肿瘤较为局限,全身化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肺癌的远处转移较为普遍,而全身化疗正是防止肿瘤转移的有效手段。
二、治疗必须规范化,术后清扫同样重要。许多肺癌患者经过化疗后,肿块明显缩小甚至消失,但不久却复发或转移,这其中规范治疗是重要原因。肺癌的细胞学类型有鳞型、腺型和小细胞未分化型等,临床分期也各不相同,因此用药方案、化疗方法和疗程必须规范。小细胞未分化型肺癌因其恶性程度高、远处转移早,应尽可能采用长期的全表脉化疗。而鳞、腺癌则多考虑局部化疗,疗程可稍短。对于肺癌术后的患者,由于体内可能存在尚未发现的微小转移灶,应进行“清扫性”全身化疗,以消除残余的癌细胞。特别是术后分期在Ⅱ期以上的患者,术后必须进行化疗,时间宜在术后3-4周,方法和疗程需根据不同的细胞类型和分期来定制。
三、免疫与化疗相结合,生物导弹展现卓越疗效。化疗药物因其较大的毒性以及某些化疗方法如介入治疗的创伤性,使得其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免疫与化疗相结合的方法单克隆抗体与抗癌药物的联合治疗,弥补了这一不足,为抗癌治疗开辟了新道路。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的导向性,被称为生物导弹。它们能精确地将药物或放射性物质直接送达肿瘤组织,分离后对这些弹头对癌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杀伤作用,而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极小。这种结合治疗不仅能显著提高疗效,还能大大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