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睾丸癌
睾丸癌主要影响的是中青年人群。尽管其治愈率较高,但治疗过程对患者及其家庭产生的社会影响却不容忽视。在睾丸肿瘤的治疗过程中,通常需要切除患侧的睾丸,并进行腹膜后的淋巴结清洁。而放疗和化疗则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可能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据研究,化疗和放疗有可能降低生育能力高达30%,其中影响最为显著。更为严重的是,有约2-3%的睾丸癌患者会出现双侧病变的情况。
那么,如何诊断睾丸癌呢?诊断睾丸癌的过程涉及到多方面的检测。
实验室诊断是首要步骤。通过对血清中的β-HCG、AFP和LDH这些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对治疗、随访和预后做出重要的指导。例如,β-HCG的血清半衰期由合体营养层细胞合成,其血液升高在绒毛膜癌、胚胎性癌和精原细胞癌的患者中尤为明显。而AFP则主要在纯胚胎性癌、畸胎性癌、卵黄囊肿瘤和混合性肿瘤中有所表现。LDH在睾丸肿瘤中可见升高,虽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但其变化可以提示病变的严重程度或广泛性,治疗后升高也可能意味着复发。
接下来是影像学诊断,阴囊B超是临床首选,可以清晰地探测到睾丸肿块。CT检查有助于了解淋巴结转移情况,胸部平片和CT则用于评估肺转移是否存在。腹部/盆腔CT更是所有患者分期分级的重要依据。在治疗后的随访中,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对残余肿瘤的评价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至于病理诊断,尽管睾丸肿瘤穿刺活检可以明确诊断,但由于存在肿瘤种植转移的风险,因此应禁止进行阴囊睾丸穿刺活检。
在鉴别睾丸癌与其他疾病时,我们需要考虑到睾丸内表皮样或皮样囊肿、睾丸扭转、附睾炎、附睾-睾丸炎、鞘膜积液等疾病的可能性。
睾丸癌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检测和评估。作为患者,应该对自身的身体状况保持高度警惕,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