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大便可以早期发现肠癌 如何预防大肠癌有啥招
在繁华的上海,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大肠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据统计,从上世纪70年代的每十万人中有12人患病,到如今已飙升至每十万人中有56人患病,且增速每年高达4.2%。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大肠癌的阴影悄然逼近。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本市开展了大肠癌筛查工作。在短短不到半年时间里,筛查覆盖了73.8万名社区居民,发现了高危对象达12.1万人,阳性率高达16.4%。其中,确诊的大肠癌病例有162例,早期大肠癌占到了37例。这一数据令人震惊,也再次凸显了大肠癌防治的重点早期发现的重要性。
大肠,如同人体的“下水道”,承担着吸收水分、形成粪便、运送废物毒素的重要任务。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及时清理每天产生的肠道毒素至关重要。那么,如何预防大肠癌呢?
关键在于平衡膳食和及时排泄。观察非洲和印度等地的大肠癌发病率较低的现象,专家们发现这与他们摄入高纤维、低脂肪的饮食密切相关。因为无论致癌物质是被摄入的,还是体内产生的,都应该保持被稀释的状态。一旦稀释倍数减少,致癌物质浓度就会迅速增加,致癌风险也随之上升。
预防大肠癌,我们可以从日常饮食做起。多吃富含高纤维的食物,如菌类、麦麸、谷物、薯类以及蔬菜等。其中,笋类的纤维素含量尤为突出,而加工得越精细的食物,纤维素含量则越少。
除了饮食调整,观察大便也是预防大肠癌的有效手段。大便的习惯改变、便血、便频、大便带粘液等症状,都可能是大肠癌的预警信号。一旦发现有这些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筛查。
除了上述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至关重要。生活不规律、肥胖、缺乏运动、晚餐摄入过多高蛋白高脂食物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体内毒素的积聚,延长毒素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平衡膳食、适当运动、规律生活才是预防大肠癌的关键。
专家强烈建议大肠癌高发人群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是战胜大肠癌的最佳策略。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大肠癌的威胁。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城市里,我们值得拥有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