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4大症状要查肠癌
在中国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这一疾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加之大众对早期结直肠癌的防控意识不足,导致六成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尽管早期肠癌手术后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可惜的是,大多数患者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近年来,肠癌的发病率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这可能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差异有关。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人们以粗粮为主,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人们的饮食则偏向于大鱼大肉。这种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被认为是诱发肠癌的原因之一,高危人群需特别警惕。
为了做到早诊早治,提高防治意识至关重要。肠癌的早期筛查是预防的关键,特别是在息肉、腺瘤阶段,及时干预可以终止其癌变过程。
大肠癌的检查方法包括粪便隐血检查、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但由于检查部位的特殊性,部分患者在面对这些检查时感到尴尬,从而延误了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机会。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出现以下症状的人群应尽快就医检查:
一、便血:这是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很多人误以为自己是痔疮而耽误了正确的诊断。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便血,都应接受医生的肛门检查或肛镜检查,这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非常有价值。
二、腹痛:当结直肠癌出现糜烂、继发感染时,由于相应的肠段蠕动增加和痉挛,可能会出现腹痛。部分患者以持续的腹部隐痛为首发症状,有时会被误诊为慢性阑尾炎。部分患者还可能表现为典型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性腹痛,疼痛为阵发痛。这些症状反复出现时,应尽快就医。
三、大便习惯改变:如果近期没有旅行、生活环境变化及服用特殊药物等原因,却出现便秘、腹泻交替,或者大便形状变细等症状,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腹泻:每日排便次数增多,甚至出现黏液血便或溏薄的稀便,伴有排便不净感(里急后重感),且按照常规治疗两周以上仍无效,应考虑是否为结直肠癌的症状。
呼吁广大市民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提高肠癌早期筛查意识,发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只有早诊早治,才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