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闪腰警骨髓瘤 防骨髓瘤重在调理情志
梁先生的患病经历与多发性瘤的解析
梁先生,一位看似健康的65岁老人,却饱受腰椎间盘突出的困扰多年。去年九月,他的腰疼突然加剧,仿佛快要无法直立,每一次“闪腰”都让他痛苦不堪。他以为这只是老毛病的复发,但理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今年初,他的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出现乏力、头晕、胸痛等症状。经过详细的身体检查,医生惊讶地发现,他的多个腰椎椎体出现了骨质破坏。进一步抽血化验后,一个惊人的诊断摆在了他面前多发性瘤。
多发性瘤,一个听起来陌生的词汇,却是血液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约占血液恶性肿瘤的10%。这个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50至60岁的男性。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那么,什么是多发性瘤呢?简单来说,就是中生成的浆细胞发生了癌变,大量增殖并影响到其他细胞的生成。这会导致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使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受到抑制,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感染。其起病形式多种多样,如反复发生的腰痛、腿痛、病理性骨折、贫血、乏力、疲劳等。这些症状常常让人误以为是其他疾病,走了很多弯路。
梁先生的经历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他的腰痛、贫血、反复感染都是多发性瘤的典型症状。当体检发现肝功球蛋白异常升高或血沉明显增快,特别是伴有头晕、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到血液科就诊排查。
那么,如何预防瘤呢?瘤的发生与环境、饮食等因素有关。预防本病,首先要避免与致癌因素接触,定期体检,争取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宜参加适当的活动,减少脱钙,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中医方面,应注意调理情志,保持气血和畅,阴阳平衡。要注意起居有常,适寒温,避虚邪,节房事,以防肾精暗耗。在饮食方面,宜禁烟酒,注意饮食调养,避免辛辣肥甘厚味之品。
瘤的症状除了高血钙和骨骼病变外,还有其他表现。广泛的溶骨性病变可能导致厌食、恶心、多尿、烦渴、烦躁、心律失常甚至昏迷。而瘤细胞的浸润和分泌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则可能导致溶骨性损害,使骨痛成为主要的首发症状。
了解这些症状和预防措施,对于及早发现和有效治疗多发性瘤至关重要。我们不应该忽视身体的任何不适,及时体检,关爱自己的健康。三:肾脏损害
瘤患者的肾脏损害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积在肾小管内,引发了高粘滞血症、淀粉样变性以及瘤细胞的浸润,这些因素共同导致肾脏功能受损。约有半数患者在确诊时即存在“瘤肾病”,其症状表现为蛋白尿和肾病综合症,但多数情况下并不伴随高血压。
瘤肾病与高血钙共同作用下,肾功能出现不全,进一步可能发展为尿毒症。脱水状态会加剧这一过程的进展。
四:贫血与出血
瘤细胞在内的增殖会抑制正常的造血功能,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由于肾功能不全、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继发感染以及M-蛋白引起的高粘血症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
血小板生成减少、M-蛋白对血小板和凝血系统的干扰以及血管壁的淀粉样变等,都是导致出血的重要原因。患者通常表现为粘膜和皮下出血,病情晚期甚至可能出现内脏和颅内出血。
五:感染
由于M-蛋白不具有正常的免疫活性,导致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再加上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遭受感染。
多发性瘤晚期的患者常常面临肺炎球菌及其他化脓菌的感染风险。病情晚期,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感染也较为常见。这些感染导致的呼吸道、尿路感染和败血症往往难以控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
六:淀粉样变
约十分之一的多发性瘤患者会出现淀粉样变。这种并发症会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肾病、周围神经炎等症状。患者的肝、脾、淋巴结也可能出现肿大,舌头肿胀(巨舌)。通过直肠活组织刚果红染色阳性的检测结果,可以确认这一诊断。
瘤不仅影响骨骼,还会对多个器官系统造成损害,包括肾脏、血液、免疫系统以及淀粉样变等。这些症状和并发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多发性瘤成为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需要全面而精细的医疗照顾和患者的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