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肿瘤防治宣传周相关药学活动
1. 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2025年4月15日-21日)以“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为主题,多地开展安全用药科普活动,包括:
药师现场指导抗肿瘤药物规范使用
癌痛用药误区(如按时给药优于按需给药,类药物成瘾率极低等)
靶向治疗药物机制科普(如EGFR/ALK抑制剂的作用原理)
2. 宣传重点:
强调个体化用药方案需结合基因检测结果
倡导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整合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
二、抗肿瘤药物分类与进展
1. 药物类型:
化疗药物:铂类(顺铂)、紫杉醇类等,通过细胞毒作用杀伤癌细胞
靶向药物:如EGFR抑制剂(奥希替尼)、ALK抑制剂(阿来替尼),精准作用于突变基因
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激活免疫系统抗癌
内分泌治疗:用于激素依赖性肿瘤(如乳腺癌的他莫昔芬)
2. 2025年指南更新:
非小细胞肺癌新增HER2检测为I级推荐,辅助靶向治疗覆盖IB期患者
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新增贝莫苏拜单抗联合方案,中位生存期显著延长
胃癌靶向药贝玛妥珠单抗3期试验显示FGFR2b过表达患者生存期突破2年
三、合理用药关键点
1. 注意事项:
口服抗肿瘤药需严格遵循服药时间、饮食禁忌(如某些药物需空腹)
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中断治疗,防止耐药性产生
癌痛管理应按时给药,已被列为不推荐药物
2. 中药辅助治疗:
穿破石、猫爪草等中药可缓解化疗副作用(如抑制)
中西医结合在肝癌、肺癌中显示协同效果,但需避免“饥饿疗法”等误区
四、公众教育核心信息
预防:HPV疫苗(防宫颈癌)、(降低肺癌风险15倍)
筛查:40岁以上建议低剂量CT(肺癌)、胃肠镜(消化道癌)
康复:保持体重(下降超18%可能影响药效),定期随访监测复发
如需具体药物用法或治疗方案细节,建议咨询肿瘤专科药师或参考CSCO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