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白求恩 白求恩大夫的遗嘱

癌症预防 2025-10-03 11:42癌症预防www.aizhengw.cn

白求恩大夫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国际主义战士,他的一生充满了奉献与牺牲精神。1939年11月11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白求恩用颤抖的手写下了感人至深的遗嘱,这份遗嘱不仅展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也流露出对前妻的深情牵挂。

白求恩遗嘱的主要内容

白求恩的遗嘱是一份充满人性光辉和历史价值的文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对革命组织的交代:白求恩请求聂荣臻给加拿大总蒂姆布克写信,告知自己在中国的工作情况和快乐心情,表达"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做贡献"的心愿。同时要求将照片、日记、文件等寄回加拿大,由党组织处置。

2. 对前妻的牵挂:遗嘱中最动人的部分是他对前妻弗朗西斯坎贝尔的关心。白求恩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为他的离婚妻子拨一笔生活款子,并特别说明"分期给也可以"。他写道:"我对她应负的责任很重,决不能因为没钱而把她遗弃了。"还要求转告前妻"我是十分内疚的,并且曾经是快乐的"。

3. 个人物品的分配:白求恩细致地安排了自己的物品去向两张行军床和两双英国皮鞋留给聂荣臻夫妇,马靴和马裤转交给吕正操司令。

遗嘱背后的故事与情感

白求恩与弗朗西斯的爱情始于1923年,当时33岁的白求恩遇见了22岁的弗朗西斯,展开了热烈追求。尽管两人后来离婚,但白求恩始终对前妻怀有深厚感情和责任感。在生命垂危之际,他强忍病痛写下遗嘱,汗水不断滴落,写一行字就要停下来休息。完成遗嘱后,他靠在枕头上轻声呢喃:"弗朗西斯,希望你能好好的......

这份遗嘱展现了白求恩作为革命者的无私与作为普通人的温情。他在中国最艰苦的抗战时期,拒绝接受每月100元的津贴(当时毛泽东每月只有5元津贴),却不忘为前妻争取生活保障。

遗嘱的历史意义与反响

白求恩的遗嘱让聂荣臻"泪流满面",也让无数后人感动。毛泽东曾高度评价白求恩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遗嘱中白求恩写道:"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表达了他对在中国工作的满足感。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挂念着身边的同志,展现出真正的国际主义精神。

白求恩因在手术中感染导致败血症,于1939年11月12日逝世,享年49岁。他临终前的这份遗嘱,不仅是一份个人遗愿的表达,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记录了一位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的人性光辉和崇高品格。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