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症状观察
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以下症状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号: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短时间内体重显著减轻,且无饮食或运动改变。
持续发热:长期无法解释的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可能与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有关。
骨关节疼痛:尤其是夜间加重的疼痛,需警惕骨肉瘤或其他骨肿瘤。
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持续数周不消退。
皮肤瘀斑或出血:无外伤情况下出现瘀斑、出血点或流鼻血,可能与白血病相关。
反复感染:频繁感染且痊愈时间延长,可能是免疫功能受损的表现。
视力障碍或眼球突出:可能与视网膜母细胞瘤或脑肿瘤有关。
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异常,提示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甲胎蛋白(AFP)用于肝母细胞瘤筛查,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筛查。
3.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用于发现腹部、颈部等部位的肿块或异常组织。
CT/MRI:对脑肿瘤、骨肿瘤等深部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X线检查:初步筛查骨肿瘤或肺部病变。
4. 内镜检查
胃镜/肠镜:用于消化道肿瘤(如大肠癌)的早期筛查。
5. 病理活检
细针穿刺或手术活检:是确诊癌症的“金标准”,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明确肿瘤性质。
6. 儿童健康管理项目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0-6岁儿童提供13次免费健康检查,包括生长发育监测和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部分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可通过早期筛查发现。
7. 家长自查
洗澡自查法:通过触摸儿童身体检查是否有异常肿块或皮肤变化。
注意事项:
以上症状和检查结果并非绝对诊断依据,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高危儿童(如有家族史或遗传综合征)应定期进行专项筛查。
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早期发现和诊断对儿童癌症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家长和医护人员需共同关注儿童健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