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肠癌注重辨证施治,通过扶正固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原则配伍中药,以下为临床常用方案及经典方剂
一、核心中药分类及作用
1. 扶正固本类
补气健脾: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可增强免疫力,改善术后虚弱。
滋阴补肾:黄精、山茱萸、枸杞子适用于脾肾亏虚型患者,配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2. 清热解毒抗癌类
白花蛇舌草、半边莲、龙葵等直接抑制癌细胞增殖,减轻炎症反应。
黄芩、黄连、连翘通过清热燥湿解毒,缓解肠癌热毒内蕴症状。
3. 活血化瘀类
丹参、桃仁、莪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抑制肿瘤压迫及转移。
三七、当归配伍可止血消肿,适用于便血患者。
二、经典方剂推荐
1. 基础方(4味配伍)
葛根、黄芩、连翘、白芍:葛根素抗肿瘤,黄芩苷抑制癌细胞,连翘控制肠道炎症,白芍缓解腹痛便秘。
2. 术后防复发方
青木香+陈皮行气止痛,党参+茯苓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功能。
3. 晚期扶正方
三黄两香扶正汤(黄芩、黄连、黄精、降香、木香)结合全蝎、桃仁等,攻补兼施。
4. 灌肠外用方
白花蛇舌草、生大黄、槐花等煎汤保留灌肠,直接作用于直肠病灶。
三、注意事项
个体化辨证:需根据患者体质(如湿热、血瘀、阴虚等)调整方剂,例如脾虚气滞用参苓白术散。
联合治疗:中药需配合手术/放化疗,早期肠癌仍以手术为主。
长期管理:部分患者需阶段性用药,定期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