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像技术或为癌症早期检测开辟新路径
近日,《今日医学新闻》报道了一项令人振奋的新研究,科学家们通过磁共振扫描检测糖分子生物标记,有望大幅度提升癌症检查的效果。
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透露,这一新发现可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进行活组织检查,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程序。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对含有糖分子或不含糖分子的粘蛋白进行了磁共振扫描,以检查分子信号的变化。他们在四类实验室培养的癌细胞中搜索这种信号,发现了一个显著的现象: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中检测到的粘蛋白附着的糖分子数量明显减少。
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细胞工程研究所的放射学及放射科学方面的杰出教授Jeff Bulte解释道,细胞癌变后,其外膜上的某些蛋白质会丢失糖分子,降低其粘性。据研究团队称,这是科学家们首次发现对成像细胞粘液的实用之处。虽然之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经过精细调整的磁共振扫描能够检测到葡萄糖,但必须依赖注射染料来成像那些失去糖分子的细胞外壳蛋白质。
Bulte教授指出,如果磁共振扫描能够调整为检测特定蛋白质上的糖分子,那么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正常细胞和癌变细胞之间的区别。这种检测体内已有分子的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显著的进步,并有可能推动对整个肿瘤进行成像的技术发展。
研究团队的助理宋晓磊表示,使用注射染料的方式通常无法实现对整个肿瘤成像,因为染料通常只能接触到部分肿瘤,而且这些染料的价格不菲。
目前,这项新技术仅在实验室培养和老鼠身上的细胞上进行了实验。接下来,研究人员将尝试在活老鼠身上识别癌变细胞。研究团队指出,要判断这一技术在人类癌症诊断中的价值,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测试。
如果测试结果证明这一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人员相信这项技术将能够用于检测早期癌症或监测化疗反应。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标志着癌症诊疗领域的一大步前进。我们期待着这一创新技术未来能为无数癌症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