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肿大慎防鼻咽癌
鼻咽癌:一种种族差异明显的癌症
鼻咽癌,这是一种在黄种人中发病率显著较高的癌症,在白种人中则较为罕见。其病因复杂,涉及病毒、遗传和环境等多个因素。医生特别提醒,年龄在55岁以上且颈部淋巴结出现肿大的个体,需高度警惕鼻咽癌的可能。
在我国,鼻咽癌的南方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广东、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份。湖南的湘西苗族地区以及郴州、零陵等地,因熏腊肉的生活习惯,更是鼻咽癌的高发区域。这些地区的家族中常出现父女、父子、姐妹等遗传特征,显示了鼻咽癌明显的家族和遗传性。
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密切。这种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极高,儿童感染率更是超过90%,但随年龄增长,感染率逐渐下降。在鼻咽癌患者身上,这种病毒的滴度可能会再次升高,呈阳性反应。检测EB病毒可以作为诊断鼻咽癌的参考依据之一,但并非绝对标准。
对于鼻咽癌高发地区的人群来说,进行鼻咽癌筛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
注意鼻咽癌的危险信号,如鼻塞、涕血、听觉不灵、耳鸣、头疼、面部麻痹或疼痛、复视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许多门诊病人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前来就诊,对于这些患者,应避免盲目进行淋巴切除和病检,应通过详细问诊和其他检查来排查鼻咽癌的可能。
通过鼻咽间接镜检查直接窥视鼻咽腔,对诊断鼻咽癌和发现早期粘膜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鼻咽纤维镜检查已广泛应用于鼻咽癌的筛查。这种检查方法使用的镜身柔软,具有放大作用,并能在直视下直接咬取可疑组织进行活检。
EB病毒抗体的检测也是筛查鼻咽癌的重要手段。多种EB病毒抗原抗体在正常人与鼻咽癌患者间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定期监测抗体水平和抗体变化趋势,可以预测鼻咽癌的发生,甚至发现无任何临床表现且在间接镜下也未见异常的病人。常用的筛查指标包括VCA/IGA(EB病毒壳抗原抗体IgA)、EA/IGA(早期抗原抗体IgA)、EDAB(DNA酶中和率)。
了解这些筛查方法,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鼻咽癌,还能提高我们应对这一疾病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