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理
原发性肝癌,一种在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隐匿,不易察觉。由于其手术切除率不足20%,且术后五年复发率较高,因此非手术综合治疗成为了众多患者的重要选择。其中,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已成为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占据了介入治疗患者总数的80%-90%。
让我们深入理解一下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原理。介入放射学,一门融合了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的边缘学科,近三十年来发展迅速。在医学影像学方法的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插管,对患者进行血管造影以及其他一系列诊断和治疗。其特点是简便、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正常肝脏的血供大部分来自门静脉,而肝癌组织则主要依赖肝动脉供血。通过栓塞肝动脉,可以使肝癌组织因缺血而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肝动脉化疗的原则在于通过动脉灌注化疗,实现高浓度大剂量的一次性给药,副反应小,一般1-2个月治疗一次,三次为一疗程。在选择化疗药物时,我们主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选择对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杀伤的药物,对各个分裂周期的细胞都有效;二是选择对特定肿瘤敏感的药物;三是联合用药方案,同时应用上述两种药物。
肝动脉化疗栓塞的适应症广泛,包括不能手术切除的或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切除的情况、手术切除前的肿瘤缩小、血供减少以创造手术条件、肿瘤切除不彻底或复发的情况、原发性肝癌引起的破裂出血、疼痛、动静脉瘘以及肝脏肿瘤体积小于肝脏的70%,门静脉主干未完全阻塞的情况等。
肝动脉化疗栓塞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在某些情况下,如重度黄疸、大量腹水、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Child分级C级、患者全身情况差、精神萎靡或恶液质、肿瘤巨大超过肝脏体积的70%伴严重肝功不良以及门静脉瘤栓完全阻塞伴门脉高压等情况,应避免使用该疗法。目前,该方法主要用于多发的或较大肿瘤不宜切除的患者,以及部分肝功能代偿不良、不能耐受手术的肝癌和肝癌术后复发的治疗。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正确的操作和管理下,它可以为许多患者带来希望。它并非万能之策,其适用性和效果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决定治疗方案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