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核心提示:化疗,这把双刃剑,虽能对抗癌细胞,但同时也带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对人体造成损害。化疗过程中的双刃剑效应体现在其既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又能刺激癌细胞耐药性增强,降低治疗效果。
专家指出:甲状腺癌作为恶性肿瘤的一种,其治疗过程复杂且需要患者深入了解其特性。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当参考专家建议,采取科学合理的医疗保健措施,避免盲目行动。以下是治疗中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化疗次数越多越安全
癌症源于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化疗药物具有细胞毒性和促进分化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甚至有可能实现治愈。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发挥作用的也会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损害人体健康。化疗会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为癌细胞生长提供便利。多次化疗和反复刺激更会增加癌细胞的耐药性,削弱化疗效果。很多情况下,超过六次化疗后效果往往不佳。
有些患者体质较差,过度化疗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我们不能单纯依赖化疗的肿瘤抑制作用,更不能擅自增加剂量。例如,乳腺癌术后一般进行六次化疗即可,过度治疗并不会提高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反而可能降低生活质量。
化疗并非越多越好。我们需要科学地认识和恰当地使用化疗,配合服用增效减毒的药物,让化疗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健康。
误区二:手术能切除所有癌细胞
手术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在肿瘤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手术并不能完全切除所有癌细胞。这是因为:
1. 肿瘤的位置、类型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都会影响手术的实施。
2. 即使是早期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成功率也并非百分百。因为肿瘤是全身性疾病,手术存在局限性。
3. 手术创伤大,对年老体弱者可能无法承受。
4. 手术过程中可能有残留的癌细胞,甚至因操作不当导致种植性传播。
5. 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并非每位患者都适合手术。
6. 手术后可能带来一定的危险,如生命威胁、畸形或功能丧失。
7. 手术是局部治疗,不能防止肿瘤的远处转移。有时,亚临床病变不能完全切除,导致术后复发。
甲状腺癌在治疗上有其独特优势,并非不可治愈。即使已经转移,除甲状腺未分化癌外,10年生存率仍可达到30%。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化疗和手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