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放疗
食管之癌的放射治疗之旅
食管上的癌症,大多属于鳞状细胞癌类型,这种癌症对放射线展现出高度的敏感性。尤其对于那些因年纪较大或身体状况不适宜手术的食管上1/3及中1/3的癌灶患者,放射治疗可能带来显著的治疗效果。采用如60CO、直线加速器及感应加速器进行的外部照射是主要的放疗手段,而腔内照射则较少应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照射剂量与疗效并不成正比,增加照射剂量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反而可能增加组织损伤及照射并发症的风险。
一、单纯放疗的应用
对于手术禁忌但癌肿局限、无极度吞咽困难的患者,或颈部及胸上段食管癌手术困难且疗效不佳的情况,放疗成为一种合适的选择。剂量需适中,通常设定为50Gy(5 000~7 000rad)。过低或过高的剂量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增加复发风险或组织损伤。单纯放疗的生存率因病情而异,但总体看来,生存1年者可达到约40%,生存3年者约为20%,而生存5年者则约为10%。特别地,颈、胸上段食管癌的疗效相对中、下段者更优,病程越短,疗效越显著。近期,国内开展的食管腔内137Cs治疗作为外放疗的补充,有助于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期。
二、放疗与手术的联合
放疗可与手术相互协作,提高治疗效果。术前放疗可使瘤体缩小,为手术创造更好的条件,降低手术风险。术后放疗则旨在消灭残存的癌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的可能。对于姑息性切除后肿瘤残留或其他高风险情况,应进行术后放疗。为最大化地消灭亚临床病灶,术后应立即开始放疗,照射量通常为50~55Gy。
三、放疗与化疗的联合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化疗与放疗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原发灶及转移灶。化疗药物具有放疗增敏作用,与放疗协同,能更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
四、腔内放疗的应用
食管原发病灶的控制是放疗的关键,腔内放疗作为对外照射的有效补充,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发展。腔内放疗局部剂量高,尤其靠近放射源处,然后剂量迅速下降,以减轻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其特点包括时间短、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对于外放射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腔内放疗也能起到改善症状和延长生存期的姑息治疗作用。
五、放疗与中医药的结合
放疗在中医看来,属于毒热伤阴、耗损正气之举。治疗过程中应扶正培本,补法当先,辅以凉血滋阴、清热解毒的药物。当患者出现白细胞或血小板下降时,应使用补气健脾、滋补肝肾的中药,配合凉血药物来调理身体。
食管癌的放射治疗是一个复杂且综合的过程,包括多种手段的应用和个体的差异。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患者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