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苍山洱海变人山人海
近年来,大理苍山洱海景区的游客数量急剧增长,多次出现景区超负荷运转的现象。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值得我们深入。
一、现象表现
大理苍山洱海景区,平日里日均游客数量大约在100人左右,但在旅游高峰期,单日涌入人数超过一万人。游客数量激增导致索道排队时间长达两小时,洱海网红打卡点“S弯”甚至因游客过于密集而难以辨认原始景观。配套服务压力也随之增大,民宿价格飙升至平时的十倍。本地居民反映,连基本的生活需求如早餐、打车都难以保障。景区环境卫生问题也日益突出,骑马项目导致马匹过度劳累,马粪遍布景区。
二、成因分析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人们积压的旅游需求得到释放,大理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之一。据数据显示,2022年暑期大理游客量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9.8%,预计到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将突破1.1亿人次。社交媒体的普及也为大理的旅游宣传起到了催化作用。洱海的“疗愈感”和苍山的雪景通过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吸引了大量文艺青年、数字游民等群体聚集于此。政策导向也是大理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大理在生态保护和改善方面做出了显著成效,这也反过来提升了旅游吸引力。
三、应对措施与反思
为了缓解游客拥堵问题,当地采取了游客分流、加强防疫指引等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如何在保持大理“诗和远方”的定位与生态承载力之间取得平衡,仍然是一个长期挑战。随着文旅推介活动的持续开展,大理仍需警惕季节性过载问题,避免再次出现“本地人不敢出门”的尴尬局面。为此,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大理的文化和生态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旅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也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宣传,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共同保护大理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