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自查咽部 却还是迎来了鼻咽癌
日前,武警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接待了一位中年男患者。这位45岁的客运司机因反复鼻塞而就医,本以为只是空调引起的普通不适,但通过纤维喉镜检查,却意外发现了鼻咽部的新生物,最终被确诊为鼻咽癌。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噩耗,他困惑不解:自己日常照镜子观察鼻子和咽喉时并未发现异常,也未曾摸到颈部肿块,为何会患上鼻咽癌?
这位患者的疑问并非个例。随着鼻咽癌在广东地区的高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鼻咽健康,并尝试进行自查。仅仅依靠自我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董玉礼教授指出,鼻咽部因其解剖位置隐蔽,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容易与其他常见的耳鼻咽喉疾病混淆,导致误诊或漏诊。
真正的关键在于鼻咽癌的筛查。通过EB病毒抽血检查,可以检测是否存在EB病毒抗体阳性。若查出EB病毒抗体阳性且比值超过1:10以上,便有可能存在患鼻咽癌的风险,这时需进一步进行鼻咽纤维喉镜检查或鼻咽部活检以明确诊断。早期发现、诊断与治疗鼻咽癌,其治疗效果往往较好,90%以上的患者通过放射及综合治疗可彻底治愈,显著提高生存率。
董教授特别提醒,鼻咽癌的发生与遗传、EB病毒感染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在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和西江两岸地带的人群,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鼻咽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成年人特别是30岁以上、有疑似症状如回缩涕中带血、鼻塞逐渐加重、耳鸣及听力下降、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家族中有癌症史的人群,最好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鼻咽癌筛查。
仅凭EB病毒抽血检查呈阳性并不能直接判断为鼻咽癌。只有在排除感冒或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EB检查阳性率达1:10以上时,才考虑有患鼻咽癌的可能。这时需要进一步的临床检查或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需要关注其他与鼻子健康相关的问题。比如过敏性鼻炎的致敏原查明、眼睛复视与鼻咽癌的关系、滴鼻药的使用以及耳鸣的应对等等。这些健康问题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内容合作请联系:[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