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化疗对妊娠期胎儿安全性的影响
欧洲医学肿瘤学大会最新研究显示,在大多数情况下,孕早期过后,胎儿在子宫内接触化疗似乎较为安全。首席研究员Fredric Amant博士强调,不应因化疗风险而终止怀孕、延迟母亲的治疗或早产。
一项针对有宫内化疗暴露史的儿童的研究显示,化疗并不会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或心脏功能。对比接受化疗的儿童与未接受化疗的对照组,在2岁时智力发育并无显著差异,心脏状况也均正常。
Azim Jr博士提醒,化疗是妊娠早期的禁忌,通常可延迟至妊娠中期。除非早期出现侵袭性疾病,否则不应考虑流产。早产也应避免,除非出现严重并发症。关于蒽环类药物的安全性,Azim博士指出,虽然在儿童癌症中广泛使用,但因其可能引发心脏毒性,其使用需严格限制。Azim博士认为,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表明蒽环类药物在妊娠期使用不安全。
每年约有2500-5000名怀孕妇女被诊断为癌症。关于全身化疗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尚不清楚,导致肿瘤学家对此类患者的化疗管理犹豫不决。Amant博士曾在欧洲多学科癌症大会上指出,有宫内暴露化疗史的儿童在健康、神经和心脏功能方面并未出现不利影响。两篇综述也支持这些结果,认为患有乳腺癌和妇科癌症的孕妇应尽量保留胎儿,同时提供标准化疗。
最新研究中,Amant博士及其同事评估了有宫内化疗暴露史的38名儿童与无此经历的38名儿童。结果显示,两组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心脏功能均正常,且化疗周期数量与智力发育指数无关联。所有儿童的智力发育指数与胎龄呈正相关。
这一研究为怀孕癌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表明在保护胎儿的同时有效治疗癌症是可能的。每个案例仍需要个性化治疗,因为任何类型的化疗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这些结果,并为未来的治疗提供指导。
这项研究为怀孕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表明在不影响胎儿的情况下进行化疗是可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怀孕癌症患者都应该接受化疗,因为在每个案例中都需要考虑个别情况和风险。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如何在保护胎儿和治愈癌症之间找到平衡点。放疗安全性研究:妊娠期的特殊关注
在一项深入研究之中,Amant博士及其团队针对妊娠期间放疗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他们特别关注那些在子宫内接受过放疗的儿童以及那些在产前进行过放疗的女性。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关于放疗安全性的一些重要信息。
研究中,他们详细评估了16名有宫内放疗暴露史的儿童(中位年龄6岁)和10名产前进行过放疗的女性(中位年龄33岁)。这些儿童在多个时间点接受了包括超声心动图检查、临床神经功能检查以及认知功能测试在内的全面评估。成人们也接受了相应的调查工具进行评估,以确保结果的全面性。
经过长期跟踪观察,这些儿童以及女性的心脏、神经心理学、行为以及一般健康状况总体上均处于正常范围内。这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妊娠期放疗安全性的初步线索。
研究发现,母体接受的中位放射剂量为48Gy(范围在12~70Gy之间),估计的胎儿受照剂量为91mGy(范围在0~1690mGy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一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出现了显著的迟缓,但其放射暴露剂量相对较低(仅为34mGy),并且妊娠期间还伴有其他混杂的并发症。这进一步强调了妊娠期间放疗的复杂性。
米兰欧洲肿瘤研究所妇科肿瘤分部生育和生殖部主任Fedro Alessandro Peccatori博士强调,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晚期的女性在放疗时应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虽然新的辐射技术和更精确的胎儿受照射剂量模拟试验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但医生在面对这类患者时必须极为谨慎。因为妊娠期是一个特殊的生理阶段,任何形式的医疗干预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和审查。
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妊娠期放疗安全性的宝贵信息。尽管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来验证这些结果,但这项研究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起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放疗对妊娠期女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