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好农时 各地春耕备耕忙
春风拂绿了田野,2025年的春耕画卷正在全国各地徐徐展开。在这个农业生产的关键时刻,各地都在抢抓农时,全面推进春耕备耕工作,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一竟:
一、农资保障与质量的严格监管
犹如一场无声的战役,各地在农资储备上早已严阵以待。靖宇县已储备玉米种子250吨、化肥1.08万吨,农机具检修900余台,农资到位率超过80%,为春耕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为了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多地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行动。靖宇县的执法人员已经出动80人次,对48家门店进行检查,抽检产品9批次,同时还通过普法宣传指导农户识别合格的农资。
二、科技引领高效春耕新篇章
科技的力量在春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湖北大悟县新农人团队利用北斗导航无人插秧机、无人机追肥,实现了高效精准的农业操作。在江西抚州,5G苗情检测仪和诱虫箱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让汛期“双防”管护成为可能。在安徽,多光谱无人机生成的苗情监测图被用来指导节水节肥;贵州推广的无人机喷药技术,更是将效率提升了10倍。
三、应对挑战的创新服务
面对用工成本上涨20%的压力,部分地区通过农机合作社统一耕种的方式,有效缓解了人力不足的问题。对于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寿县指导农户增施速效肥防御冻害,并加强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江苏则开闸放水以保障春灌需求。这些创新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政策扶持与部门协同作战
政策的扶持和部门的协同也是春耕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财政落实耕地补贴,气象部门高频发布农事预警,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广东新建了70个育秧中心,提升了集中化育秧效率;湖南沅江组织农机维修队,推出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在云南文山,农机技术的指导已经常态化。尽管春耕工作仍面临农资价格上涨、服务覆盖不足等困难,但这些措施为全年粮食丰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的春耕工作正在科技赋能和全链条保障下稳步推进。各地抢抓农时,呈现出科技助力、多部门联动、社会化服务提升等特点,为全年粮食丰产打下了坚实基础。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春天的农业生产战役能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