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手术后仍需要进行化疗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清除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以下是具体原因和注意事项的详细说明:
1. 清除残留癌细胞
手术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肿瘤组织,但可能仍有少量癌细胞残留在血液、淋巴系统或周围组织中。化疗作为全身治疗手段,可以杀灭这些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可能性。
特别是对于中晚期癌症患者,癌细胞可能已通过血管或淋巴管扩散,化疗能更彻底地清除这些潜在威胁。
2. 辅助治疗的作用
术后化疗被称为“辅助化疗”,目的是巩固手术效果。例如,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放疗和化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若病理检查显示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等高危因素,辅助化疗的必要性更高。
3. 个体化治疗决策
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化疗。早期癌症(如Ⅰ期)若未出现转移,可能无需化疗;而中晚期患者通常需结合分期、年龄、身体状况等综合评估。
部分患者可通过基因检测(如乳腺癌的21基因检测)进一步判断化疗获益程度。
4. 化疗的局限性
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可能损伤正常细胞,导致副作用。因此需评估患者的耐受性,并配合营养支持或中药调理(如党参、黄芪等)减轻不良反应。
5. 长期康复管理
术后1-3年是复发高风险期,需定期复查并坚持治疗;3-5年后风险降低,但仍需保持警惕。
放疗等辅助治疗也可能分阶段进行,例如适应期、反应期等,需根据身体反应调整方案。
术后化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具体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保持积极心态和规范随访同样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