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消耗脂肪 癌症 脂肪

癌症症状 2025-09-28 07:35癌症症状www.aizhengw.cn

一、癌症消耗脂肪的机制

1. 代谢异常与能量掠夺

癌细胞通过高代谢状态抢夺葡萄糖和脂肪酸,同时分泌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加速脂肪分解,导致患者即使进食充足仍可能消瘦。这种消耗优先表现为肌肉萎缩,晚期可能发展为恶病质(不可逆的脂肪和肌肉流失)。

2. 脂肪组织的病理改变

肿瘤会促使脂肪干细胞向促炎、促纤维化方向分化,抑制新脂肪生成,导致脂肪流失不可逆。例如,肺癌分泌的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会破坏脂肪形成能力。

3. 消化与吸收障碍

消化道肿瘤或治疗副作用(如化疗)可能减少消化酶分泌,引发腹泻或脂肪泻,进一步降低营养吸收率。

二、脂肪对癌症的影响

1. 肥胖与癌症风险

内脏脂肪过多会升高雌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13种癌症风险。腹型肥胖者的乳腺癌复发风险比正常腰围者高69%。

2. 脂肪的“双刃剑”作用

  • 促癌: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可能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高脂饮食通过改变免疫监测能力加速癌症进展。
  • 抑癌潜力:低温环境或基因改造可激活棕色脂肪(BAT),通过“与癌细胞抢糖”抑制肿瘤生长。例如,改造后的脂肪细胞能使乳腺癌小鼠肿瘤缩小25%-50%。
  • 三、临床应对策略

    1. 营养支持

    建议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如乳清蛋白粉、花生酱),少食多餐,必要时补充胰酶或食欲刺激剂。

    2. 代谢干预

    靶向脂质代谢的药物(如PI3K抑制剂联合生酮饮食)可能增强抗癌效果,但需注意植物化学物质和肠道菌群的关键作用。

    3. 心理与运动辅助

    焦虑和抑郁会加剧食欲减退,需结合心理支持;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肌肉量。

    癌症通过代谢重编程和炎症反应消耗脂肪,而脂肪微环境又可能促进肿瘤进展。未来治疗或可聚焦于调节脂肪代谢(如激活棕色脂肪)与免疫微环境的协同作用。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