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患者病程记录

癌症症状 2025-10-06 17:26癌症症状www.aizhengw.cn

癌症晚期患者的病程记录需要特别关注疼痛管理、症状变化、治疗方案调整和心理支持等方面。以下是癌症晚期患者病程记录的主要内容和规范要求:

一、首次病程记录要点

首次病程记录应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需另页书写并标明"首次病程记录"。主要内容包括:

1. 病例特点:归纳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体征。避免简单重复入院记录内容。

2. 诊断依据:结合病理结果、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明确诊断并列出具体依据。例如:"胸部CT可见肺部占位性病变,大小约5cm×4cm,伴多发肺内转移灶"。

3. 疼痛评估:记录疼痛部位、性质、评分(NRS)、有无爆发痛及治疗情况。如"患者诉左下腹持续性钝痛,NRS评分3分,自行应用布洛芬缓释片治疗,疼痛缓解不明显"。

4. 诊疗计划:拟定姑息治疗方案,包括止痛措施、营养支持和症状管理。

二、日常病程记录内容

日常病程记录应连续、及时地反映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

1. 疼痛管理与调整

  • 记录止痛药物使用效果及副作用,如"完成首次化疗后诉恶心、呕吐3次,予甲氧氯普胺10mg肌肉注射止吐"。
  • 爆发痛处理需描述疼痛变化及药物剂量调整。
  • 药物滴定过程需明确描述滴定原因、剂量及注意事项。
  • 2. 症状变化与处理

  • 记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乏力等常见症状的变化及干预措施。
  • 如"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缓解,仍感乏力。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3×10/l,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μg皮射"。
  • 3. 治疗反应与调整

  • 化疗后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变化,记录抑制情况。
  • 免疫治疗、放疗等特殊治疗的反应,如"完成第二次免疫治疗及15次放疗,感觉非常疲劳,左上肢感觉丧失"。
  • 三、特殊记录要求

    1. 疼痛专项记录:入院8小时内在首程后需专门记录疼痛情况,包括部位、性质、评分、加重缓解因素等。

    2. 心理状态评估:癌症晚期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应记录心理干预措施,如"患者表达对病情担忧,予心理疏导并联系心理咨询师"。

    3. 家属沟通记录:记录与家属沟通病情、治疗方案及预后的情况,如"向家属交代病情进展及预后,家属表示理解并选择姑息治疗"。

    四、出院记录要点

    1. 治疗总结:简要概括住院期间主要治疗措施及效果,如"完成首次化疗,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得到控制"。

    2. 出院医嘱

  • 详细说明止痛药物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如"继续口服缓释片10mg每12小时一次,注意监测呼吸频率"。
  • 定期复查安排及紧急情况处理指导。
  • 3. 随访计划: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随访方案,包括复查项目和时间节点。

    癌症晚期患者的病程记录应体现个体化医疗和人文关怀,既要规范完整,又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需求。通过详细的病程记录,可以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协调性的医疗照护。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