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诊断的九个措施
胃癌,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早期的表现中,约有八成的患者会经历上腹不适。近半数的患者则会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当病情发展到晚期,症状会进一步加剧,出现乏力、腰背疼痛,甚至在梗阻后引发恶心、呕吐和进食困难。当肿瘤表面出现溃疡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呕血和黑便。这一疾病在中医学中,因其主要症状的不同,被归类为“噎膈”、“反胃”、“症瘕”等病症范畴。
胃癌的发病率在各类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居高不下,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在我国,整体上看是胃癌的高发区,但具体到地区,如西北、东北、江苏、浙江沿海一带,尤其是甘肃的河西走廊、胶东半岛以及江苏、浙江等地,胃癌的发病率更高。而中南和西南地区,特别是广西,其发病率相对较低。
对于胃癌的诊断,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症状诊断。除了上述的早期上腹不适和食欲减退外,晚期还可能表现出乏力、腰背疼、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体征诊断。早期胃癌并无特殊体征,但到了晚期,可以在上腹触摸到肿块,同时可能出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以及贫血、消瘦等恶液质表现。
三 实验室检查。早期可疑胃癌可能会表现出游离胃酸低度或缺,同时可能出现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的下降,大便潜血阳性等。
四、X线表现。气钡双重造影能够清晰地显示胃的轮廓、蠕动情况、粘膜形态以及排空时间,有助于发现充盈缺损、龛影等异常表现。
五、纤维内窥镜检查。这是诊断胃癌最直接、准确有效的手段。
六至九、其他诊断方法包括脱落细胞学检查、B超、CT检查以及免疫学检查等,如CEA、FSA、GCA、YM球蛋白等检查,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病情,如周围实质性脏器有无转移,胃肿瘤侵犯情况,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
面对胃癌这一健康威胁,我们既要保持警惕,也要科学诊断,以便为接下来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