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更喜欢有这些生活习惯的人 预防肝癌定期体检是关键
肝癌,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尤为常见,我们不得不将其称为“肝癌大国”。每年,众多生命因肝癌而黯然消逝,它在男性主要恶性肿瘤发病排行榜上占据第三的宝座。
肝癌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形成,它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加以防范的人群,很容易让肝癌趁虚而入。哪类人群更易罹患肝癌?肝癌早期有哪些症状?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人。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肿瘤科主任李鹤平教授,为我们解答关于肝癌的种种疑惑。
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成为肝癌的“通行证”。李鹤平教授指出,在中国,有肝炎背景的人群,特别是乙肝患者,占到了总人口的很大比例。大部分肝癌患者都是从乙肝、肝硬化演变而来的。长期饮酒的人群也是肝癌的高危人群。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身体过度劳累、情绪压力大等因素都会对人体免疫力产生影响,使人体更容易遭受癌细胞的侵袭。对于有乙肝背景的人群来说,这些不良习惯可能让他们更容易患上肝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或许能降低患肝癌或其他癌症的风险。
那么,肝癌早期会有明显的症状吗?李鹤平教授表示,绝大多数的癌症早期都没有明显的症状,肝癌也是如此。很多患者在出现身体不适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定期体检显得尤为重要。即使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良好,也应该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针对肝癌的检查,李教授提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适用于正常人的常规体检;另一种则针对高危人群,如有乙肝、丙肝背景或长期饮酒的人群。这些高危人群至少每半年应该进行一次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的抽血检查,以便在早期发现肝癌,及时进行治疗。
在生活中,很多人有着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疾病缠身,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即使遭受癌细胞的攻击也不会有明显的痛感。要预防肝癌,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是关键。希望每个人都能关注自己的健康,远离肝癌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