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身边丨一反肠态 莫把肠癌当痔疮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饮食娱乐选择多样,但这也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隐患。如今,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肠癌,特邀广东省中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陈诗伟,为我们详细解读肠癌相关知识。
陈诗伟医生指出,大肠癌是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肠癌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特征,但一些征兆如暗红色的便血却十分值得关注。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消瘦、营养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甚至发展到晚期,出现神经侵犯和转移。
肠癌的发展时间因人而异,与患者的体质、心态、病情程度及生活饮食习惯等有关。早筛查、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筛查肠癌呢?陈诗伟医生说,常规的筛查手段包括问卷、大便潜血试验、粪便的DNA检测、肠镜检查和肛门指检等,其中肠镜检查是筛查肠癌的金标准。
对于没有症状的人群,建议在40岁开始进行第一次胃肠镜检查。而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有胃肠癌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筛查年龄应适当提前。遗传性明确、风险大的患者,甚至可以考虑在20多岁就进行肠镜检查。
即使进行了筛查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肠镜检查并不能一劳永逸。陈诗伟医生强调,即使切除了息肉,仍有患癌的可能。定期复查至关重要。复查的金标准仍然是肠镜。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复查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痔疮和肠癌在诊断中有时会引起误诊。虽然二者症状有交叉,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疾病。痔疮的便血多呈鲜红,点滴状或喷射状;而肠癌的便血颜色相对暗红或淡红,伴有粘液。如果每天出现出血情况,那么患痔疮的可能性更大。最终的诊断仍需依靠专业的医疗检查。
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了解肠癌的相关知识,重视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及时就医检查,是我们对自己负责的表现。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远离疾病。区分痔疮与肠癌:深入解析两者的差异与治疗策略
痔疮与肠癌,两者虽同为肠道疾病,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两种疾病的独特表现,为健康护航。
疾病表现的细微差别:
痔疮脱出时,你会感受到一个柔软的团块,在大便后会缩回。而肠癌则相对固定在肠壁基层,不会移动,可能被触摸到,但不一定会脱出或有堵塞感。痔疮通常不会感到疼痛,只有在感染发炎时才会有痛感。而肠癌因涉及到神经刺激,痛感较强。
发病年龄的不同轨迹:
痔疮的发病年龄不受限制,从年轻人到老年人都可能患病。而肠癌则多在40岁后逐渐显现,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到70-80岁时逐渐下降。
肠癌的治疗策略:手术为主导,多元辅助
一旦确诊为肠癌,治疗刻不容缓。早期肠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但手术的选择有着严格的适应症,并非所有结直肠癌都适用。对于不能承受手术且为早期的患者,可以选择微创技术,如内窥镜治疗。手术后,根据病情的需要,患者可能还需要接受放疗、化疗、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等。中医治疗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早期以祛邪为主,同时兼顾扶正;中期则结合扶正与祛邪;晚期主要保护患者胃气,提升免疫力。
高龄患者的治疗考量:
对于高龄肠癌患者,是否能手术主要取决于其身体状况。只要患者的心肺功能正常,都有接受手术的可能。除手术外,中医药在低强度化疗药物的选择中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陈诗伟医生的建议:规范治疗,降低复发风险
陈诗伟医生强调,肠癌的分期越早,复发几率越低。一期的治愈率超过90%,而四期的治愈率则较低。规范的治疗和术后护理是降低复发风险的关键。
预防肠癌:从日常生活做起
陈诗伟医生为预防大肠癌提出了以下建议:要重视早筛早诊早治;了解家族遗传风险;及时处理肠道息肉;饮食上多吃高纤维食物,避免烟酒、腌制及烧烤食品等致癌因素;适当运动促进新陈代谢,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
结语:
了解痔疮与肠癌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治疗策略,结合预防措施,是我们守护肠道健康的关键。提醒您,保护肠道健康,从现在开始行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内容。内容合作请联系:[联系方式]。
胃癌治疗
- 中医在身边丨一反肠态 莫把肠癌当痔疮
- 绝经后还会得卵巢癌吗_绝经期综合症_绝经期注意事项
- 结肠癌如何检查 结肠癌治疗方法盘点
- 70%膀胱癌患者都是烟民 哪些因素导致膀胱癌
- 胃癌怎么治疗比较好 如何选择治疗医院
- 癌症晚期该不该治 癌症后期的疼痛疗法
- 肝炎一定会发生癌变吗 出现这三个症状要小心
- 常吃腌鱼更易患上鼻咽癌 如何早期发现鼻咽癌
- 较低总剂量放疗方案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同样安全有效
- 西医治疗转移性癌的常规方法
- 装修后父女同患白血病 远离白血病要坚持6点
- 脑胶质瘤术后能生存多久
- 骨肉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婚姻不和谐增乳腺癌几率 自检有助早期发现乳癌
- 肝癌专找这11类人 肝癌晚期要怎么护理
- 晚期肺癌会如何转移 预防肺癌要做什么体检